阳澄湖大闸蟹官网_阳澄湖蟹农的阳澄湖大闸蟹专卖店!
登录 | 注册 | 购物车 | 在线提货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蟹与稻

浏览历史

蟹与稻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8-07-09
  农历九、十月间的江浙一带,开镰割稻。原本是海生动物的螃蟹,到淡水索饵之后,此时也已成熟,便本能地开始洄游———从湖塘、沟渠、稻田,向江口、河口,长途跋涉直至浅海。“秋风响,蟹脚痒”,进入了蟹汛期。故此,自古就有“稻熟蟹正肥”的说法,鲁迅说“秋高稻熟时节,吴越间所多的是螃蟹”,也是这个意思。
 
  稻田里爬出大蟛蜞,这是上了年纪的人都看到过的。可谁知道,历史上曾一次次出现过螃蟹食稻为灭的事?春秋时代的吴国,“稻蟹不遗种”,螃蟹吃光了稻谷,连种子都没有剩下来;西晋初年,江苏东南“其(蟛蜞)众覆野,大食稻为灾”;元代,“吴中蟹厄如蝗,平田皆满,稻谷荡尽”⋯⋯碰到蟹灾的年代,为了在蟹口夺粮,地主人家竟专门雇用蟹夫打蟹。为什么螃蟹成了水稻的天敌?唐代陆龟蒙在《蟹志》里说:“江东人曰,稻之登也,(蟹)执一穗以朝其魁,然后从其所之也”。译成白话就是:每年水稻登场的时候,螃蟹就要执一茎稻穗,到海里朝拜蟹王,然后到它该去的地方。这说法有一半符合实际:螃蟹的确在稻熟季节要到浅海,在那里交配、产卵、孵化,作生殖洄游;可是又蒙上了神奇的色彩;执一穗以朝其魁。其实,螃蟹的食饵很杂,死鱼烂虾要吃,浮萍水藻要吃,也会钳断禾苗、觅食谷物。然而,说“执一穗以朝其魁”,甚至说“遂输芒于海神,若诸候之宗周”(明·郑明选《蟹赋》)、“与夫羔羊跪乳、蜂房会衙、俱得自然之礼”(唐·孟诜(食疗本草》),却是没有根据的。
 
  螃蟹,作为水生动物,稻田为栖身处之一;水稻,作为农业产品,螃蟹会造成一定危害;故而,长期以来,视稻田养蟹为一个禁区,是一种梦幻。那么,能否使它们共生共容、共殖共获呢?我国是一个水稻大国,又是绒螯蟹的原生地,倘若以它的万分之一、千分之一、百分之一,养上螃蟹,达到一举两得,既收到稻谷又吃到螃蟹,既充实米袋子,又丰富菜篮子。岂不投资省、花工少、收益大,可以更早更快地达到小康社会?这是一个极其富于诱惑力的现实课题。我国的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农民,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经过多年的摸索,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稻田养蟹终于成功,喜获丰收。
 
  据载:江苏的金坛、泗洪、建湖、阜宁⋯⋯每亩产稻半吨,产蟹半百(斤),效益为单纯种稻的好几倍。报道说,“蟹以稻田里的害虫为食,它在稻田中爬行,能起到除草松土的作用,而稻子则成为螃蟹档风避雨的庇护所,共生互补,并形成了无公害水稻基地”。这真是一个突破,对传统禁区的突破;一个奇迹,梦幻化真的奇迹;一种造福,使螃蟹有望成家常菜肴的造福!
 
  相关文章:
 
  蟹与酒  蟹与橙  蟹与菊

用户评论(共0条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一颗星 两颗星 三颗星 四颗星 五颗星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