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湖大闸蟹官网_阳澄湖蟹农的阳澄湖大闸蟹专卖店!
登录 | 注册 | 购物车 | 在线提货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蟹与酒

浏览历史

蟹与酒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8-07-06
  蟹与酒,是一种饮食上或餐桌上的结缘。中国是世界酒乡之一,又是名蟹产地之一,因此,这种结缘又早又深又广,成了一种特有的饮食文化现象。
 
  早。早在东晋时代,有个叫毕卓的吏部郎,就说过一句享乐主义的名言:“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便足了一生矣。”据《夏书》记载,大禹即有“酣酒嗜味”之言;据《周礼》所述,周代王室已有“蟹胥”(即蟹酱)的吃法;表明了饮酒与食蟹各自的源起都极为古老。饮酒总要就菜,哪怕是几颗豆子、几粒花生,然而,佳肴始终是人们的追求。什么算佳肴呢?经过多少代、多少人的摸索和品鉴,到了距今1800 年前的毕卓,他在诸多的下酒菜里挑出了螃蟹,给予了特别的赏识和格外的青睐,这不能不说他的味觉特别灵。自此以后,好多人出来加以注解:例如徐似道说“不吃螃蟹辜负腹”;例如张岱说“(螃蟹)甘腴虽八珍不及”;例如还有人说过“四方之味,当许含黄伯(即蟹)为第一”⋯⋯于是螃蟹成了饮酒就菜首推的珍品,结缘至今,一右一左,一酒一蟹,一杯一螯,被认为是人生的一种福分,一种享受,一种可以知足的快乐。
 
  深。蟹与酒,一旦结缘,便越结越深。深到什么程度?深到一吃螃蟹,便想到要饮酒。李白诗云:“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苏东坡诗云:“半壳含黄宜点酒”;方巨山诗云:“嚼雪两螯,漱露一觞”;张九成诗云:“满壳红初吐,荐酒空樽”⋯⋯甚至连不怎么饮酒的《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也在《螃蟹咏》里吟道:“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她在食蟹之后,果真饮酒,而且不喝黄酒,要呷一口白酒。深到一端酒杯,便想到要食蟹。明代作家郑明选在《蟹赋》里说:王孙公子,豪侠之家,置酒华屋,山珍海味,水陆交加,置于筵席之上,但仍“众四顾而踌躇,怅不饮而咨嗟”。为什么?少了一道螃蟹。直至渔者捕而献之,于是“宾客大笑,乐不可支”,赶快蒸煮,捧出,“味穷鲜美,嗅极芬芳”,吃得大家“持以忘生”。这种历史的深缘,一直维系到当代。“四人帮”倒台后,画家黄永玉画了一幅画:一壶美酒,四只煮熟的螃蟹;它不但象征性地表达了那些日子的欢乐,也反映了蟹与酒的不解之缘。
 
  广。酒蟹之缘,被各种媒体广为传播。它入了诗,例如陆游诗云:“蟹肥暂擘馋涎堕,酒绿初倾老眼明”;它入了文,例如李渔在《蟹赋》里说:“佐以刘伶之杯,持以毕卓之手”;它被制成工艺品,例如陶都宜兴曾在青瓷酒瓶上,饰以一只栩栩如生像是在郭索爬行的螃蟹⋯⋯尤为特别的是,中国还有一道风味独特的菜肴———醉蟹,宋代高似孙诗云:“西风送冷出湖田,一梦酣春落酒泉;介甲尽为香玉软,脂膏犹作紫霞坚;魂迷杨柳滩头月,身老松江瓮里天;不是无肠贪蘖,要将风味与人传”,这首诗运用了拟人手法,写了螃蟹爬出湖田,落入酒瓮之中,成了醉蟹的过程,酒蟹结缘返回到了它们原始的菜肴之中了。
 
  饮酒或食蟹,世界许多国家所常见,然而,让它们在餐桌上结合,把酒持螯,视为享受,却是中国人的一种独特发现。饮酒要就菜,螃蟹(尤其是阳澄湖大闸蟹)至鲜至美,无与伦比,自然是首选之品;反过来,食蟹也要饮酒,蟹性寒,冷了又腥,需要用酒来解寒解腥。因此,这种结合既合理又科学,是一种最佳的、具有内在根据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对世界饮食文化的一份贡献。
 
  相关文章:
 
  蟹与橙  蟹与菊  蟹与稻

用户评论(共0条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一颗星 两颗星 三颗星 四颗星 五颗星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