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湖大闸蟹官网_阳澄湖蟹农的阳澄湖大闸蟹专卖店!
登录 | 注册 | 购物车 | 在线提货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介绍 >>> 螃蟹肥美甲天下

浏览历史

螃蟹肥美甲天下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21-02-27
阳澄湖大闸蟹
 
 
  蟹,历来都是中国人餐桌上之珍品。早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就有“蟹藏法”,到了宋代,又出现《蟹谱》一书,可见中国人吃蟹之早,吃蟹之精。张焘《津门杂记》亦有“秋令螃蟹肥美甲天下”之佳句。
 
  《蟹谱》里记载:“以是知江南之蟹,合山珍海错而较之,当居第一,不独冠乎水族,甲于介虫而已也”。沿海地域,水乡泽国,湖泊繁多,纵横交错,细养勤殖,长年经营,名品甚多。故仅江苏诸地便各具特色,有镇江之长江蟹,盐城之大纵湖蟹,徐州之微山湖蟹,南通之中华绒螯蟹,常州之长荡湖蟹,淮安之洪泽湖蟹,宿迁之骆马湖蟹,无锡之太湖蟹,南京之固城湖蟹,泰州之溱湖簖蟹,扬州之高邮湖蟹,苏州阳澄湖大闸蟹,俯视大江南北,纵观长城内外,更有洛蟹、越蟹、渚蟹、泖蟹、溪蟹、潭蟹等数十种,满目珍品,星罗棋布,不胜枚举。
 
  历代文人墨客对螃蟹兴趣甚浓,留下许多咏蟹诗文。唐代唐彦谦《蟹》诗云:“物之可爱尤可憎,尝闻取刺于青绳。无肠公子固称美,弗使当道禁横行。”把蟹的生活习性和鲜美之味描写得淋漓尽致。皮日休的《咏蟹》写道:“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逐从肉上生。莫道无肠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全诗不作一蟹字,却见栩栩如生的蟹之精神。李白在《月下独酌》中写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诗人一副持螯举觞,清高疏狂之态便跃然纸上。苏东坡则云:“不识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而南宋诗人陆游则写得更妙:“蟹肥暂擘馋涎堕,酒绿初倾老眼明。”诗人持蟹狂饮,昏花老眼顿时明亮。可见,螃蟹之美味,是有口皆碑的。
 
  记得早年,蟹皆野生,捕蟹渔民摇着渔船,在湖荡河汊里遍插用芦苇编成的箔,迂回曲折,渐插渐聚,收拢处安排下一种叫做“簖”的捕蟹工具,以灯为诱,引蟹入簖。蟹通常在夜间活动,布下迷魂阵,只等螃蟹束手就擒。清晨,渔民驾着船,将下的簖捞起,这种竹编渔具,蟹只能进不能出,注定其要成为盘中的佳肴。
 
  说到食蟹,生性胆小的我,对之十分惧怕。儿时哥哥们常捉很多河蟹,我连煮熟的蟹都不想碰。吃这“东西”不方便,吃相也不斯文。后来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有了小孩后,为解孩儿口馋,不得不大胆起来,不仅敢吃烧熟的螃蟹,还敢对活蟹手抓、洗刷、捆扎……蟹煮熟后,鲜美诱人,蟹肉洁白晶莹,胜似白鱼;蟹黄鲜美无比,妙不可言;蟹腿肉,丝短纤细,味同干贝。
 
  移居江南后,聚餐时见江南女子食蟹,略蘸陈醋,细咀慢嚼,品味吞咽,浅笑低眉,自在安然;而江南男子性情豪迈,左手持杯,右手持蟹,雄黄佳酿,斟满对饮;至于黄发垂髫,前者配以酱料,细食蟹肉,慢条斯理,勤俭而食;后者略吃精华,咬公脂膏,吸母蟹黄,大快朵颐。细观之下,别有一番风味。
 
  又是一年秋日至,“秋风响,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又闻街头蟹飘香。蟹虽然为食材,却寓饮食之道,涵文化之迹,具历史之风。品蟹如品人生,细啜慢尝, 于繁华中沉醉,于喧嚣中安宁。

用户评论(共0条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一颗星 两颗星 三颗星 四颗星 五颗星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