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湖大闸蟹官网_阳澄湖蟹农的阳澄湖大闸蟹专卖店!
登录 | 注册 | 我的购物车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一只大闸蟹自述

浏览历史

一只大闸蟹自述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5-05-27
  我叫大闸蟹,绰号“无肠公子”。至少从晋朝开始,我就成为老百姓餐桌上的一道佳肴。
 
  有人问我:你明明是螃蟹,为啥叫大闸蟹?这个名字也是有来头的。因为前来捉我的人,先用竹枝和稻草筑成一道大闸,在闸的另一边布网,晚上亮起一盏马灯,我受到诱惑,就向闸那边爬去,结果落网,于是有了“大闸蟹”的称呼。另一种说法是,“大闸蟹”多用水蒸煮食用,即水里“闸”一“闸”。作家包笑天曾写过一篇《大闸蟹史考》说:“大闸蟹三字来源于苏州卖蟹人之口。人家吃蟹总喜欢在吃夜饭之前,或者是临时发起的。所以这些卖蟹人,总是在下午挑了担子,沿街喊道:‘闸蟹来大闸蟹。’这个‘闸’字,音同‘炸’,蟹以水蒸煮而食,谓‘炸蟹’。”
 
  秋风起,蟹脚痒。九月、十月是“蟹秋”,我之所以能享誉古今、名扬中外,就在于一个“鲜”字。虽然我的面目不大雅观,走路横行,但是,我的肉质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色香味至极。我在清代有一位知音,是著名戏剧家李渔。他说,吃过一次蟹,便终身不能忘记其美味。他主张全蟹清蒸为佳:“凡食蟹者,只合全其故体,蒸而熟之。”他最讨厌将我放入油酱一起烧:“断为两截,和以油、盐、豆粉而煎之,使蟹之色、蟹之香与蟹之真味全失。”当然,他把糟蟹、醉蟹也列为“全其故体”的美食,有点不讲卫生了。
 
  我本来进得盛宴,也上得饭桌。但是,在十几年前,我的身价忽然起了变化。我和七个兄弟姐妹们被放进一个豪华讲究的箱子里,脚被捆绑起来,还套了个“戒指”,以示身份的正宗,统一命名为“阳澄湖大闸蟹”。我成了一种人情道具。一张蟹券,低则七八百元,高的要一千多元,甚至二三千元,大多用公款购买。这样一来,买的人不吃,吃的人不买。我的主要功能并不在于被品味,而在于被赠送。我的身价的异化,已越出了人们感官的底线。
 
  不过,我的身价飙升的好景终于结束。近两年来,我的老板的团购生意越来越不好做。3年前预购、团购数量占养殖户产量的60%到70%,去年降到30%,今年还不到10%。一家经营我的连锁专卖店的老板叹苦经说,去年,企事业单位的大宗订单不见了,但靠私企和散户的中秋订购马马虎虎还能撑下去。但到今年,蟹券的销售比去年又下降五成不止。一盒8只388(元)的礼券还能卖出一些,超过800(元)的一张还没卖掉。以一个原价1880元的蟹券为例,4对蟹(公蟹3.2至3.6两,母蟹2.2至2.6两),附送蟹醋、蟹剪等,打完折后买198元,相当于打了1折。南京西路上一名“黄牛”表示,今年至今他一张“纸螃蟹”都没有收到。另一个“黄牛”说,他手上至今还有去年没处理掉的蟹券。
 
  对于这种情况,我心里暗暗叫好。一只二三两重的蟹被翻炒到三百元,水分之多、名气之大是因为公款的豪气支撑,加上造假、仿冒,我的美味已变味。不是公款消费,谁会去赶那个名头、当那个冤大头?现在坚持党中央的“八项规定”和反对“四风”,终于将变味的吃蟹消费回归到正常的大众消费。我头上那顶“人情道具”、“腐败帮凶”的帽子被摘掉了,还我的“亲民”身份,好极了!

用户评论(共0条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一颗星 两颗星 三颗星 四颗星 五颗星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