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湖大闸蟹官网_阳澄湖蟹农的阳澄湖大闸蟹专卖店!
登录 | 注册 | 购物车 | 在线提货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仪青团:春日江南的碧玉团

浏览历史

正仪青团:春日江南的碧玉团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25-04-03
正仪青团
 
  在江南春日的烟雨朦胧中,一种散发着清幽艾草香气的小吃悄然登场——青团。正仪青团,作为苏州相城区正仪镇的传统美食,不仅承载着江南的春意,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风味。
 
  千年青团,正仪之味
 
  青团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的寒食节。据传,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介子推的故事。晋文公重耳流亡多年,得介子推割股相救。后来,重耳登基,却忘了对介子推的恩情,直到他隐居绵山。重耳焚山求见,未料介子推竟抱母而亡。自此,百姓不忍烟火,形成寒食禁火之俗,进而有了冷食青团。
 
  到了唐宋时期,青团成为江南一带寒食节的重要食品。苏东坡曾有诗云:“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这里的“非花”正是指青团,形似落花,实则青翠如玉,入口软糯清香。
 
  正仪镇的青团因其独特的选料与制作技艺而闻名。清代以来,正仪青团已成为江南人家春日祭祖、寒食节的重要食品,至今仍广受喜爱。
 
  正仪青团的制作技艺
 
  正仪青团之所以独特,离不开严格的选材和精细的制作工艺。
 
  1. 选材讲究,青翠欲滴
 
  正仪青团的主要原料是新鲜艾草、糯米粉和各种馅料。艾草必须是清明前后采摘的新嫩艾草,这时的艾草尚未完全长成,嫩绿不苦。糯米粉则要求采用优质晚稻糯米,蒸熟后口感细腻,富有弹性。
 
  2. 经典工艺,步步生香
 
  (1)艾草制浆  
 
  将采摘的新鲜艾草去根洗净,放入开水中焯烫至翠绿,随后捞出过冷水,以保持其色泽鲜艳。焯烫后的艾草需反复搅打、研磨,制成细腻的艾草泥。
 
  (2)糯米和面  
  将糯米粉与艾草泥按比例混合,揉搓至柔软有弹性的绿色面团。这个过程需要不断调整水分,确保面团既不粘手,又能保持良好的延展性。
 
  (3)馅料调配  
 
  正仪青团的馅料丰富多样,传统口味以豆沙为主,细腻的红豆沙加少许糖,甜而不腻。近年来,也衍生出咸口青团,如鲜肉青团、蛋黄肉松青团、笋干梅干菜青团等,每种口味各有千秋。
 
  (4)包制成团  
 
  取适量面团,包入馅料,小心收口,搓成圆润的团子。青团的形态要求匀称光滑,表皮饱满无裂纹。
 
  (5)蒸制定型  
 
  包好的青团需垫上粽叶或竹叶,以防粘连,同时增添一丝清香。放入蒸笼,以旺火蒸10至15分钟,至青团变得晶莹剔透,即可出锅。
 
  (6)刷油保鲜  
 
  刚蒸好的青团表面微微发白,为了保持光泽和软糯口感,需趁热刷上一层薄薄的熟菜籽油,使其更加鲜亮可口。
 
  正仪青团的特色
 
  1. 颜色碧绿,香气四溢
 
  正仪青团的最大特点便是其翠绿的外皮,这得益于艾草的天然绿色素。在春日阳光下,青团仿佛一颗颗碧玉,令人垂涎。艾草的清香与糯米的甜香交融,入口后留香满口。
 
  2. 软糯弹牙,口感细腻
 
  正仪青团的口感讲究“软而不黏,糯而不硬”,得益于精细的糯米粉比例调配,使其既有弹性,又能入口即化。
 
  3. 馅料丰富,甜咸皆宜
 
  传统的豆沙青团甜而不腻,现代创新的咸口青团则增添了新的风味层次,满足不同口味需求。鲜肉青团油润不腻,笋干梅干菜青团则咸香爽口,别具风味。
 
  青团的文化意义
 
  在正仪,青团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1. 祭祖寒食的传承  
 
  在清明节前,家家户户都会制作青团,作为寒食节的重要供品,寄托对先人的思念。
 
  2. 春日美食的代表  
 
  青团的制作严格限定在春季,它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成为江南春天不可或缺的风味。
 
  3. 地域特色的象征  
 
  正仪青团凭借精湛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风味,成为苏州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点心,深受当地人和游客喜爱。
 
  结语
 
  正仪青团,这一方小小的绿团,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江南的春色。每一口软糯香甜,都是对春天的咀嚼,对传统文化的回味。在这个春天,不妨尝上一颗正仪青团,让味蕾与春意一同苏醒,感受江南的诗意与温暖。
 

 

用户评论(共0条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一颗星 两颗星 三颗星 四颗星 五颗星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