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湖大闸蟹销售旺季,“李鬼”来袭,监管打假刻不容缓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24-11-07
正值
阳澄湖大闸蟹的销售旺季,各种冒牌“李鬼”大闸蟹也蠢蠢欲动,假借阳澄湖大闸蟹之名,套路层出不穷。近日,苏州市市场监管局通过媒体曝光了一批典型案例,虚假宣传、以次充好、短斤缺两,这些欺诈行为被责令立即整改,不法商家也因此受到了相应的行政处罚。
揪出“李鬼”大闸蟹、严惩消费欺诈,无疑大快人心。对于消费者来说,花高价却买到劣质大闸蟹,不仅损失了金钱,还损害了消费体验。更严重的是,这些假冒阳澄湖大闸蟹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对“阳澄湖大闸蟹”这一金字招牌造成了损害。阳澄湖大闸蟹的小小身影,已承载起从繁育、养殖到销售的庞大产业链条,甚至推动了阳澄湖周边农商旅大业态的发展。然而,这一切都依赖于阳澄湖大闸蟹的良好品牌形象与市场美誉度。任由市场乱象滋长,鱼龙混杂的现象不仅会打击消费者的信任,还将逐步侵蚀品牌价值,危及整个产业链的稳健发展。
经过多年的品牌建设,阳澄湖大闸蟹已成为大闸蟹市场中的佼佼者,知名度与溢价水平均居高不下。因此,它也成了假冒伪劣最青睐的目标。尽管
正宗阳澄湖大闸蟹获得了原产地保护,配备防伪蟹扣和溯源标识,但每逢销售旺季,“真假李逵”的较量仍难以避免。由此可见,阳澄湖大闸蟹的打假工作仍任重道远。
要应对冒牌“李鬼”这一市场顽疾,唯有持续升级技术与监管双管齐下。一方面,需不断梳理市场上出现的造假手段,有针对性地从技术上堵住漏洞,并通过技术升级进一步压缩造假的空间;另一方面,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坚决打击假冒伪劣行为,特别要加强对蟹扣、蟹卡和包装等容易混淆视听环节的严格管控。尽管“李鬼”大闸蟹可能无法彻底消失,但市场整顿的决心,以及严防严惩假冒伪劣的态度,必须坚守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