绰墩山村:新农村有古文化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21-04-18
绰墩山村
坐拥两大湖,卧于良渚文化之上的昆山巴城镇绰墩山村,这个世代以渔为生的江南渔村,跟很多新农村有着显著的区别。
一边是阳澄湖,一边是傀儡湖,没有任何工业企业的污染,整个昆山的饮用水都出自这里;绿树、荷塘,小桥、人家,加上生态的农庄,一进村,就是一幅自然生态的美景;古树、古桥、古河以及倍出的名人,迎面而来的是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阳澄湖畔,还有一处把休闲和餐饮结合起来的餐饮市场。绰墩山的魅力其实也是它的财富来源:这边厢是古文化,那边厢是休闲生态园,另一边还有一个鼎鼎大名的渔家灯火。
【6500年前】新石器时代
村党支部副书记陆剑明不无自豪地说,村庄下面躺着的可是6000多年的文明呢。
绰墩山村在考古学上,算得上是鼎鼎有名的古村。绰墩山村的文化可追溯至6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分别经历了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和马桥文化各个文化时期,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
1998年至2004年,由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昆山文物管理所合作进行了六次挖掘,出土各类文物1000多件,其中出土了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水稻田遗址。2006年5月绰墩山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00年前】 昆曲在此发源
地下躺着的是6500年的文明,地上是600年的昆曲发源地。600多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傀儡湖还是那个傀儡湖,昆曲却早已成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傀儡湖和阳澄湖,一度被称为姐妹湖。乘船沿行头港往西,可以出傀儡湖,进绰墩村。傀儡湖和行头港,这两个名字都与戏曲演艺有关。清新高雅的昆曲,就发源于此地。
说起昆曲的最早缘起,还得从唐代宫廷名伶黄番绰说起。唐玄宗时,巧舌如簧的黄番绰是一名擅演“弄参军”的宫廷名伶,常与诗人兼演员张野狐搭档演出,风靡长安。他谈吐机智幽默,甚至敢于跟皇帝开玩笑,让皇帝又笑又恼,却奈何他不得。
安史之乱后,黄番绰回到了傀儡湖畔,设馆收徒,教授吴歌和北曲糅合在一起的曲艺。他传唱的歌调,是没有乐器伴奏的清唱,俗称嘌唱,即干唱,迂徐委婉,细腻绵糯,这便是水磨腔——昆山腔的前身。
人们把黄番绰归葬的土山命名为“绰墩”,这大概也是绰墩山村名的由来。直到今天,村子里还有演戏的习俗,每年从新年到清明节前后,江南各地的戏班子都要来绰墩山搭台会演。
【几年前】渔家灯火崛起
生态和工业,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绰墩山村没有工业,阳澄湖和傀儡湖两大湖,静静地流淌在村两边,渔民们依靠在湖中围网养殖为生,可是原本20880亩的的水面,在加强水质保护的过程中,围网养殖面积又被压缩。没有工业,渔业水面收缩,该怎么办?
村领导和村民们无奈之际,想到了一个出路,在船上烧蟹给客人吃,但只收蟹钱。这一招很受欢迎,客人们连吃带买,渔家生意渐渐红火。这一做,就一发不可收,阳澄湖湾的燕子窝大片荒滩上,崛起了一个“渔家灯火”。渔家灯火,不是一家店的名字,它其实是一座以交易阳澄湖大闸蟹为主的水产品餐饮市场,场内有餐饮娱乐购物等配套服务,还不断有风味独特的湖鲜瓜果上市。如今,它已成为巴城阳澄湖休闲旅游度假中心一个以品尝
阳澄湖大闸蟹、四季湖鲜为主的休闲旅游景点,也是绰墩山村村级集体经济和全村900余户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现如今】“渔人码头”将成为现实
目前,渔家灯火市场共有92条餐船和110条卖蟹船,总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绰墩山村的村领导“抱负”很大,他们打算在以后3到5年的时间,把现在的“渔家灯火”,打造成旧金山式的“渔人码头”。
据介绍,新规划的渔家灯火市场,将仿照美国旧金山渔人码头来建,总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可容纳300户经营户,建筑风格为粉墙黛瓦江南水乡式。市场内三分之二将成为绿地,将设立果园、菜园、垂钓中心等休闲功能。现市场西停泊阳澄湖边32条餐船的地方,船全部上岸,变成湖滨湿地公园。陆剑明介绍说,新市场将是一个既能继续品尝到正宗阳澄湖大闸蟹、四季湖鲜,又是阳澄湖四季湖鲜集散地的旧金山式“渔人码头”。
绰墩山村口还有一个古色古香的公园,园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还有一棵树龄650年的古银杏;仿照出土文物制作的陶杯等石雕、“昆曲元祖”黄番绰的塑像、距今590年的明代广灵桥,以及元末著名的诗人顾阿瑛所居的园林,当年的历史实景在此一一得以呈现。陆剑明说表示:“我们村就是要走生态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