绰墩山村:最是人间烟火味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21-04-18
绰墩山村
绰墩山村的得名,来自一代名伶黄幡绰。正是有了他首先唱出的水磨腔,才有了人间曼妙的昆曲。现在的绰墩山村,吸引人的还有被称为最美人间味的大闸蟹。
在大闸蟹还未上市的季节,漫步在这个坐落于阳澄湖之畔的村庄,映入眼帘的是满目的葱茏、摇翠的莲叶、青青的柳色。白墙黛瓦之间,偶有村民穿过,步态闲适,处处透露着古老与现实的交融。
● 最为古老水稻田
绰墩山村,氤氲着历史的厚重,游客一走进村庄,便能看到仿古的陶罐、陶杯等雕塑,这样的布局,来自躺在村庄下六千年的文明。
绰墩山遗址,是目前太湖地区发现的文化序列最为完整、文化遗存极为丰富的史前文化遗址。这里的文化可追溯到6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经历了马家浜、菘泽、良渚、马桥各个文化时期,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1988年至2004年,由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昆山市文化管理所合作进行了六次挖掘,出土各类文物1000多件,其中,出土了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水稻田遗址。
如今,人们在这里修建了专门的古文化遗址保护区和主题公园,往前略走两步,入目的就是绰墩山村的历史名人——黄幡绰的雕像。据记载,绰墩山村便是以黄番绰归葬的土山而命名的。
● 最是曼妙人间曲
地灵出人杰,名水出墨客,阳澄湖的水养育着这一方水土的人。中国古代十大名伶之一的黄幡绰就是绰墩山村的历史名人。据记载,他是唐玄宗时代的宫廷名伶,擅演“弄参军”,风靡长安,又因谈吐机智幽默,得到皇帝的喜爱。安史之乱后,黄幡绰回到了傀儡湖畔,设馆收徒,教授吴歌和北曲糅合在一起的曲艺。他传唱的歌调,是没有乐器伴奏的清唱,俗称嘌唱,即干唱,迂徐委婉、细腻绵糯,这便是水磨腔——昆山腔的前身。
到了元末,绰墩山又出了一位著名的诗人——顾阿瑛。他家业豪富,筑有玉山草堂,园池亭馆36处,声望之盛,当时远近闻名。为人轻财好客,广集名士诗人,其园林玉山佳处就建于此处。水袖柔婉、昆腔曼妙,漫步园林赏景听曲、谈诗论道,当年的玉山佳处还造就了颇负盛名的“玉山雅集”,天下文人尽至。
千年岁月倏忽过,如今的绰墩山村只留下依稀可见的历史的痕迹,供后人去凭吊当年盛景。只见黄幡绰雕像目光眺望之处,是广灵古桥下种植的大片并蒂莲,新叶满塘、荷叶层叠,绿意幽幽、清丽雅致。映着广灵桥古朴的桥身,让人仿佛置身当年江南烟雨中,与三五友人饮酒作赋,畅谈人生。
● 最是人间烟火味
绰墩山村不仅是昆曲的摇篮,还是大闸蟹的故乡。阳澄湖和傀儡湖两大湖分列村庄两旁,极佳的地理位置,提供了大闸蟹良好的生存养殖环境。当地政府因地制宜,依托阳澄湖水资源优势,带领村民发展以养殖、经营大闸蟹为主的水产品特色产业。2002年由党员干部带头,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筹资5000多万元在阳澄湖西侧荒滩创办兴建了“渔家灯火”餐饮旅游中心。该中心占地192亩,建设94条餐饮船舫,鳞次栉比、纵横交错,块状式地排列在人工开挖的一条内河旁边,晚上灯火辉煌,煞是漂亮。
如今,走进村庄,以大闸蟹作为招牌,大大小小的农家乐餐厅随处可见,“老舅妈农家乐蟹坊”就是很典型的一家,专供
阳澄湖大闸蟹,可以说是远近闻名,“央视和省里的电视台都来采访过哩!她们都夸我们的菜好吃。”老板娘笑容亲切淳朴,热情地分享她这些年在绰墩山村经营饭馆的心得,“每到农历九月和十月,就是我们这里最热闹的时候了,那会儿螃蟹上市了,有些客人大老远跑过来吃。”
吃蟹自古以来就是件美事,《红楼梦》中便有一章回专写蟹宴作诗,“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等,讲的便是这背青、肚白的故事,将蟹绑个结实放在蒸笼里猛火蒸着,调好香气扑鼻的蘸料,令人垂涎游荡于舌尖,伴着凉爽秋风剔着蟹肉喝着酒,高谈阔论天下趣闻轶事,与那赏菊吟诗意境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来绰墩山村走一走吧,看桃花灼灼、满池荷色、谷黄蟹肥、雨打残荷,四季皆有景。晴时观云水澄鲜、疏烟淡日;雨时品烟水一色、客舍青青;若是白天繁忙,下班之后也可以来享受一餐农家之乐,露浥天香夜气浮,江南的小镇,即使是入了夜,也有一番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