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螃蟹正肥美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21-03-23
食蟹在我国历史悠久,据《汲冢周书》载:周成王时,海阳献蟹入贡,说明那时国王已将蟹列为御膳了。《周礼》中有“蟹胥”的记载,据说这是一种蟹酱。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除了蒸、炸、面拖、酒醉外,对腌制蟹也有详细介绍。宋朝傅肱在《蟹经》一书中,汇集了各种食蟹之法。宋人高似孙以《蟹经》为基础,写了《蟹略》一书,对蟹品、蟹馔等作了详细介绍。宋代《中馈录》有吃生蟹的记录。元代倪瓒著《云桂堂饮食制度集》载有蟹的烹制方法。明代有了“玛瑙蟹”,清代出现了“蟹黄兜子”“螃蟹羔”等蟹肴。
蟹,品种多样。我国各地有不少名蟹,出名的如天津紫蟹、辽宁兴城梭子蟹、
苏州阳澄湖大闸蟹、温州平阳炎亭江蟹、山东莱州大蟹、广东吴川芷寮蟹、潮汕赤蟹等等。这些名蟹有的还博得了赞美,如章太炎夫人汤国黎食用江苏大闸蟹后,发出了“不是阳澄湖蟹好,人生何必住苏州”之感叹。
蟹,橙红色的卵块,白璧似的脂膏,软玉般的蟹肉,可谓“一斗擘开红玉满,双螯啰出琼酥香。”难怪唐人卢纯说:“四方之味,当许含黄伯(即:螃蟹)为第一。”正因蟹如此美味,文人墨客便不惜笔墨多加颂扬,唐代李白持螯举觞,怡然自得,脱口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宋代苏东坡直言:“不识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将螃蟹与庐山相提并论,足见诗人对螃蟹钟爱之深。宋代张耒的“遥知涟水蟹,九月已经霜。巨实黄金重,蟹肥白玉香。”足让人馋涎欲滴。陆游快人快语:“蟹肥暂擘馋涎堕,酒绿初倾老眼明。”诗人说刚动手擘开肥蟹时,馋得口水淌了下来,持螯把酒,昏花的老眼也亮起来了。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食蟹风情各有千秋,如南京人喜食蟹黄包子,温州人嗜食生醉蟹,苏州人喜欢在蟹肉里加上蜜或糖,做成“蜜蟹”“糖蟹”,京津冀一带爱啖酱蟹,闽粤人钟爱煮蟹。蟹在地方名菜中占有重要席位,著名的如杭州名菜“蟹酿橙”,以蟹黄、蟹肉为主料煸炒后酿入橙子中蒸制而成,味道鲜香诱人,常啖不厌;温州名菜“五味煎蟹”,采用团脐梭子蟹,经油煎后施以各种调料烹制而成,成菜色泽红亮,五味俱全;徽州名菜“玉版蟹”以蟹肉为主料烹制而成,质地暄软,味道鲜美;扬州名菜“清炖蟹粉狮子头”选用蟹肉、蟹黄和猪肉制成肉圆而成,肥嫩鲜美,开人食欲;广东名菜“蒸大红膏蟹”,选用个大脂膏丰满的雌蟹隔水蒸熟,膏黄脂香,独具风味;天津名菜“蟹黄白菜”,蟹黄细嫩、白菜软烂,咸鲜爽口,可谓席上之佳肴;潮州“炊鸳鸯羔蟹”,选用雌、雄蟹各1只,配以佐料烹制而成,造型美观,味极鲜美,使人一朝品食,终身难忘;苏州的“菊花蟹席”,以阳澄湖大闸蟹为主料,一蟹多味,味美绝伦。此外,安徽的“屯溪醉蟹”、无锡的“雪花斗蟹”、 山东的“蟹黄鱼翅”等,也为食客们所津津乐道。
蟹富含营养,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同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祖国医学认为,蟹有散瘀血、通经络、续筋接骨、解漆毒等功效。不过,蟹性寒,脾胃虚寒者少食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