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湖大闸蟹官网_阳澄湖蟹农的阳澄湖大闸蟹专卖店!
登录 | 注册 | 购物车 | 在线提货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上海闲话小热昏-吃螺蛳

浏览历史

上海闲话小热昏-吃螺蛳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20-02-26
  新闻主播、演员等在流利地长篇大论播报新闻或念台词时,出现了错字,停顿,忘词等现象,在上海话中被称为吃螺蛳。
 
  每年清明之前,也就是现在这个时节,水乡江南的青壳螺蛳们开始成熟起来。吃客们也蠢蠢欲动起来。清明是个万物生长的时节。江南的吃客们就赶在清明之前,开始新一轮的与时间赛跑,掐着日期吃遍各种时鲜货。长江刀鱼、春笋和螺蛳是三种常见的清明时鲜货。
 
  所谓清明螺,赛过鹅,讲究的人要吃明前螺蛳,因为明后的母螺蛳都开始怀孕,一嘬一口小螺蛳,吃得不尽兴。老吃客们通常把螺蛳买回家后,水养一天,让螺蛳吐尽泥沙,第二天用老虎钳夹掉螺蛳屁股,用葱姜煸炒一下螺蛳,放点酱油上色,一盘螺蛳就做好了。吃的时候,拿筷子夹起,嘬出螺肉,咬下螺肉,吐掉肚肠,再扔掉螺壳,一只螺蛳就吃掉了。技术熟练的老鸟们练就了一嘬一个螺肉的绝技,吃起来根本停不下来。当然,技术差点的,有时一口嘬不出来,要多嘬几口,甚至用到牙签挑螺肉。于是这种流畅的吃螺过程中停顿下来多嘬几下被拿来形容讲话中因错误而停顿、反复。
 
  嘬螺蛳是一件很市井、很家常但又很惬意的事情。为了螺蛳,一切摆标情、龙头虚的东西都可以不用了。当然,螺蛳还有个高阶版,就是田螺。田螺个大肉多,自然比小小的螺蛳吃起来更爽。个头和法餐里的蜗牛差不多大,所以,法餐蜗牛被上海人调侃为法国烧田螺。
 
  没事爱作是吴文化的天性,身处其中的海派文化自然也逃不了一个作字。在上海还没有开埠之前,没有苏杭富足的情况下,上海的原住民,即后来的本地人,就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作出了一番花头劲。比如,这田螺肉少,又有肚肠,吃起来不够滋味,于是,把螺肉挖出来,与肉糜混合之后,偏偏不搓成团吃,要重新塞回田螺壳内烧熟,做成一道新的菜,名曰田螺塞肉。味道是一样鲜美,但吃起来更麻烦,有一部分肉会塞在螺壳的中间,因为壳内部是弯曲的结构,导致用工具挖取十分麻烦。
 
  本地人无限热衷于将普通甚至廉价的食物用复杂工艺使其化腐朽为神奇。例如将猪皮炸透,使其去油腻,并变得硬邦邦利于存储,炒菜煮汤时放点进去,吸满汤汁的猪皮变得无比鲜美Q弹,为菜肴注入鲜味的灵魂。拿个大汤勺摊个蛋皮,里面裹上肉糜,几分钟时间才能作成一个的蛋饺。热衷于各种塞肉,油面筋塞肉、河鲫鱼塞肉,更有甚者给空心菜塞肉。。。当然,空心菜塞肉已经由于过于繁琐,又产不出更大的经济价值而绝种于世了。

用户评论(共0条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一颗星 两颗星 三颗星 四颗星 五颗星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