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湖大闸蟹官网_阳澄湖蟹农的阳澄湖大闸蟹专卖店!
登录 | 注册 | 购物车 | 在线提货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蟹螯、蟹黄的优劣之争

浏览历史

蟹螯、蟹黄的优劣之争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8-06-26
阳澄湖大闸蟹
 
 
  螃蟹构件甚多:脚、螯、脐、背、胸、黄(卵巢)、膏(精巢)⋯⋯皆是可食部分。其中的脚、脐吃起来费事,而且肉少,大家视为螃的下脚货,《红楼梦》写道:贾母笑道:“你们看她(凤姐)可怜见儿的,那小腿子、脐子,给她点子吃罢。”鸳鸯等笑着答应了,高声地说道:“这满桌子的腿子,二奶奶只管吃就是了。”
 
  贾府里的上上下下吃螃蟹,满桌子的“小腿子”、“脐子”,表明是弃之不食的。那么,什么是螃蟹的精华呢?
 
  一种认为是螯足。“螯封嫩玉双双满”,又鲜嫩又肥美,最有吃头。宋代《随隐漫录》载,皇帝的御厨认为:以蝤蛑为签(插在竹签上的蟹内)、为馄饨、为枨(棒)瓮(腌蟹肉),止取两螯,余悉弃之地,谓非贵人食。有取之,则曰:“若辈真狗子也。”
 
  把两只大钳之外的螃蟹其余部分,一概认为糟粕,谁吃谁是狗子。这当然是一种极端的皇家观点,受天下之奉而暴殄天物,一副贵人气派,但吃蟹重螯,自晋代毕卓说了“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之后,却相沿成习。
 
  一种认为是黄膏。“壳凸红脂块块香”,色彩诱人,喷香扑鼻,那才是最可口的。宋代《清异录》载:伪德昌宫使刘承勋嗜蟹,但取圆壳而已。亲友中常言,古重二螯。承勋曰:十万白八敌一个一个黄大,不得谓蟹有八足。
 
  这个刘承勋倒是有头脑的吃蟹精怪,他敢于打破陋习,在大家看重蟹螯的统氛围下,说出了“螃蟹八只脚没有什么吃头,就是十万八千只白白的蟹螯,也才抵得上一个蟹黄”,蟹黄才是鲜美珍贵的,因此,吃蟹只吃圆壳。
 
  第三种认为蟹螯与黄膏可以兼重。代表人物是清初的李渔,他在著名的《蟹赋》里说:至其锦绣填胸,珠玑满腹;未餍(!"#,满足)人心,先饱予目。无异黄卷(书籍,古人用辛味、苦味之物染纸以防蠹,纸色黄)之初开,若有赤文(红色书写的文字)之可读。油腻而甜,味甘而馥。含之如饮琼膏,嚼之似餐金粟。⋯⋯二螯更美,留以待终。
 
  对蟹的黄、膏,李渔不仅写出了他的“油腻而甜,味甘而馥”的美好食觉,而且以“锦绣”、“珠玑”、“黄卷”、“赤文”、“琼膏”、“金粟”加以比喻,流露出由衷的赞美。不过,他又没有否定双螯,认为这是可以“留以待终”的东西,一样一样吃下来,要以双螯为总结,划上一个圆满的食蟹句号。
 
  应该怎样来评判这场螯、黄优劣之争呢?现代人是更为看重蟹黄与蟹膏的,认为这是最有营养、最有价值的精华。可是,食觉又是一回事,据说,因人的年龄、性别、社会经历、民族、遗传、生活环境的不同,人的味觉感官器味蕾的数量、质量、分布状况也不同,而呈现因人而异的千差万别,仿佛是审美,有人喜欢悲剧,有人喜欢喜剧,有人爱好诗歌,有人爱好散文,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大概可以顺乎自然。

用户评论(共0条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一颗星 两颗星 三颗星 四颗星 五颗星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