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湖大闸蟹官网_阳澄湖蟹农的阳澄湖大闸蟹专卖店!
登录 | 注册 | 购物车 | 在线提货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蟹神毕卓

浏览历史

蟹神毕卓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8-05-27
蟹神毕
 
蟹神毕卓
 
  把毕卓奉之为蟹神,大概是势所必然的。中国人吃蟹很早,有几千年的历史,可是好久好久,为果腹之需,并没有吃出蟹的滋味。毕卓却是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嗜蟹者,以此为鲜、为乐、为食物中的第一美味、为人生之极大快事。这是一个人类饮食史上了不起的发现,后人凡谈及吃蟹的,总要抬出毕卓来。
 
  毕卓并不是一个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他只是一个蟹味的发现者、推崇者、倡导者,而且是只有其人的。据《晋书·列传第十九·毕卓》:他出身于官宦家庭,新蔡(今河南省)人,在东晋太兴末年做过吏部郎,后又为温峤平南长史,卒官。记载很简略,说明毕卓无所作为,在那个朝代的群僚中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角色。要说给人一点印象的话,就是好饮酒。魏晋时期,饮酒乃至纵酒是一种风气,相沿成习,好多名士酿出了一出又一出酗酒佳话。比如三国东吴的太中大夫郑泉,嗜酒到了生死以之的程度,在临死前留下的遗嘱里竟说:把我葬在制陶器的作坊旁边,以求有幸化为泥土后被制成酒壶。比如东晋那个写过《酒德颂》的刘伶,常常乘着一辆鹿车,带着一壶烧酒,边行边饮,并派人扛着铁锹跟在后面,对他说,:我一旦酒醉死了,那里就上我的归宿,便可就地草草埋葬。毕卓这位放达之士也好饮酒,经常与上司、同僚、相知昼夜酣饮以至废职,丢了正事。有一次,他的邻家才酿出了好多酒,毕卓喝得醉薰薰的夜间归来,闻到酒香,又不由自主地拐进去盗饮,结果被掌酒人发现,捆绑了起来,第二天早晨一看,却原来是毕吏部,赶快松绑,毕卓却毫不介意,反邀了主人就在酒瓮间里继续喝了起来,致醉而去。后来,宋代诗人陆游在《对酒戏咏》里说:“凭谁为画毕吏部,缚着邻家春瓮边”,给人的印象,毕卓在那个酒话众多的时代里,增添了一桩盗饮的趣闻而已。
 
  毕卓之被尊为蟹神,那是因为他说过如此一段被人津津乐道的话:“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毕卓作为一个大酒徒并不稀罕,但作为一个嗜蟹者,这就出奇了。喝酒必定要就菜,哪怕是几颗茴香豆。距今约!"## 年前的东晋人,喝酒就什么菜呢?无非是鸡鱼肉蛋、瓜果蔬菜之类。毕章是现今长江以北的河现省东南角的新蔡人,那里没有什么水产,而一跨到江南,来到了鱼米之乡,他才有了机会遍尝水鲜,包括鱼虾蟹鳖。最钟爱的是什么呢?他选中了螃蟹。这不能不说他的味觉特别灵,居然在诸多的下酒菜里看中了水产、挑出了螃蟹,给予了特别的常识和格外的青睐。“右手持酒杯”,这是众人共同的行为;“左手持蟹螯”,这是毕卓非常的举动。于此。
 
  毕卓成了历史注定的中国最早的螃蟹美食家。“蟹螯”是螃蟹的第一对脚,如剪似钳,“螯封嫩玉双双满”,以螯代蟹,持螯在手,美酒佳肴,一杯一螯,句勒出了这位蟹神的最简明、最生动、最有代表性的形象。读了毕卓自我形象句勒的这段话,我总是会联想起古希腊酒神的形象。酒神狄俄倪索斯,教人以酿酒技术,给人福惠,人们通常如此描绘他的形象:穿戴华丽,披风长衫,繁茂的葡萄藤缠绕全身,手持一个高脚酒杯,被羊人簇拥着漫游各地。相比之下,毕卓这位蟹神,形象更加丰满,情境更加浪漫而富于诗意:他的宽衣博带(晋代名士都如此),在秋风里飘拂着;乘坐的船头船尾,这时摆放着秋果,而船舱里则是一坛挨着一坛的酒;在江南的沟河湖浜里,船或行或止,背景是青山、竹林、菊花;船头上呢,站着毕卓,他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边喝酒、边吃螃蟹、边观赏风光,嘴里呢喃着:“如此了我一生,我真是知足了呵!”
 
  有酒不蟹,一生就为此而知足、而了结,这就是毕卓,一个十足的享乐主义者,一个典型的酒徒,一个螃蟹的馋食精!然而也得亏了他,人们才蓦然发现:这螃蟹还真好吃、真鲜美,天下食物之美、无过于螃蟹者,不吃它是辜负了自己肚皮的。闸一闸品牌商城提醒您,购买阳澄湖大闸蟹要认准原产地!

用户评论(共0条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一颗星 两颗星 三颗星 四颗星 五颗星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