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湖大闸蟹官网_阳澄湖蟹农的阳澄湖大闸蟹专卖店!
登录 | 注册 | 购物车 | 在线提货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诗意美食

浏览历史

诗意美食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8-03-17
  中文里的“美食”含义丰富。不仅是吃,而且使所有感官乃至心灵得到愉悦。所谓“美”,包括色香味、肌理、口感、外表形状、餐具容器,餐厅装饰乃至文化艺术氛围。餐饮乃是中华文明之精髓,美食是味与美的结合,是一门真正的艺术。
 
  中国历史上许多文人和艺术家同时也是品味高雅的美食家。其中最著名者如诗人苏轼、画家倪瓒和徐渭以及“食圣”袁枚。
 
  苏轼出生于美食之乡四川,一生坎坷,甚至被贬谪至边远地区,然而无论在何处,他不仅尽享当地美食,而且独创各种佳肴,以东坡冠名之美食林林总总,流传千古:东坡鱼、东坡汤、东坡蹄、东坡茄子、东坡豆腐,当然还有杭州菜的招牌东坡肉。先生爱吃河豚,有诗为证: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在终老之地常州,大啖剧毒之河豚鱼,曰“值得一死!”民谚“拼死吃河豚”即源于此。
 
  美食与美名
 
  外国人在中国餐厅里遇到最尴尬的事,是面对没完没了的菜单不知所措,对其中许多菜名更是感到莫名其妙。这款“龙虎斗”是什么菜?“孔雀东南飞”又是啥?还有“花好月圆”能吃吗?
 
  中国文化充满象征符号,无论为人或物命名绝非易事。因此菜肴往往被冠以高雅的名称,寓有兴旺、长寿、美丽、幸福、运气等良好的祝愿,于是即使很平常的菜也带上了诗意。豆芽菜被称为“龙须”,蛋白是“芙蓉”,鸡脚则叫“凤爪”,豆腐变成“白玉”等等。粉色的虾、鲜红的番茄与嫩黄的鸡蛋、翠绿的黄瓜炒成一盘色泽诱人的菜,菜名原来是“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人人耳熟能详的诗句。
 
  在中国谁不知道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年轻时贫困潦倒饿昏路边,被一老妪用一碗汤救活,此汤名曰:珍珠(米粒)翡翠(菠菜)白玉(豆腐)汤。
 
  龙和凤是分别象征皇帝和皇后的吉祥动物,因此时常被借作菜名。“龙凤呈祥”是鸡炖鳝鱼,“玉叶凤柳”是鸡丝拌粉皮,“凤穿牡丹”是鸡翅里穿火腿和香菇,要是把公鸡和母鸡炖作一锅,那就是“龙凤同春”。
 
  古老传说、诗词佳句、民间谚语都是菜名取之不尽的源泉。“游龙戏凤”原是描写皇帝微服出访之艳遇的古装戏,被借用来称呼一道海参烧鸡的菜。至于妇孺皆知的“霸王别姬”在饭店里则是清蒸甲鱼和鸡。
 
  生活之艺术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此乃宋代文豪欧阳修之千古绝唱。一个真正的美食家,不仅追求菜之味,亦注重其名、其形,讲究盛菜之器皿,餐厅之装饰,在乎环境之优美,乃至与佳肴相呼应的乐曲、舞蹈、诗歌及各种礼仪。令人叹为观止的满汉全席是孔府家宴的顶峰制作,这可不仅仅是菜肴,而是一场包括音乐舞蹈戏剧诗歌的完整的艺术表演。
 
  中国的诗歌、小说、故事等文学作品里描述饮食内容之多之广,在世界文坛上恐怕是无与伦比的。历朝历代的作家、诗人、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纷纷为我们讲述那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刻画那些吃喝宴乐的场景,描绘那些珍馐美馔,咏唱无尽的口福和美好的生活。在震烁古今的唐诗篇章里,在彪炳千秋的四大名著里,关于饮食习俗的描写简直无处不在。
 
  红楼美食梦
 
  《红楼梦》是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的一幅壮丽画卷,也是臻于顶峰时期的中国美食之百科全书。作者曹雪芹几乎用掉全书三分之一的篇幅来细致入微地再现贾府这个满清贵族大家庭里各色名堂的宴席和饮食享乐场面。在作者笔下,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那些精工细作的菜肴,那些闻所未闻的食材、各色上等饮品、香茗、佳酿,以及高雅的环境,华美的器皿,上流社会的饮食礼仪渐次展现。与各种宴席和日常饮食相应的,还有社交文化习俗,例如赛诗会和猜灯谜等活动。
 
  咏蟹
 
  每年金秋之末,北风起菊花开的时节,江南的家家户户都开始念叨:蟹肥了。说的是阳澄湖大闸蟹。居住在长江之南的人们,尤其上海人对于大闸蟹之热爱几近痴迷。从十月到十二月,在每家每户,在大小餐厅里,无论男女老少、穷人富人都在享用那些壳红肉白的美味,只是蟹的大小、价位以及吃法因经济条件、文化品味不同而异。富有而讲究的食客会一边品尝那嫩玉般的蟹肉和红脂般的蟹黄,一边啜饮浓醇的绍兴佳酿,观赏盛开的菊花,吮吸桂花的香气;文人骚客更会应景吟诵古诗,甚或诗兴大发,口占一绝,咏唱甘美之人生。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为“无肠公子”魂牵梦绕,欲罢不能。诗圣李白持螯把酒唱道:“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苏轼更是知名的“蟹痴”,声言“但愿有蟹无监州”,连官也不要当了,乃至人们将“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这样的名句误判给他,变成历代蟹商的绝佳广告词。明代哲学家李贽更有“蟹仙”之美名,称此物“已造色香味三者至极,更无一物可以上之。”他把买蟹的钱叫作“买命钱”,真可谓嗜蟹如命。
 
  对于大闸蟹的咏歌在?红楼梦?里达到登峰造极。书中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将贾府一干才子佳人赏桂颂菊品蟹赛诗的场景描写得淋漓尽致。
 
  先是主人公宝玉吟道:
 
  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
 
  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竟无肠。
 
  脐间积冷谗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
 
  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
 
  宝玉正洋洋得意时,他的心上人黛玉却笑其诗就事论事,乏善可陈,随即挥毫赋就:
 
  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
 
  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
 
  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
 
  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把美妙的蟹趣与深深的幽怨冶于一炉,此诗非林妹妹莫属。
 
  唯独宝钗不服,另献一首,曰: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涤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众人叹服:这才是小题寓大意,讽物而醒世,可谓食蟹作品之绝唱。

用户评论(共0条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一颗星 两颗星 三颗星 四颗星 五颗星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