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湖大闸蟹官网_阳澄湖蟹农的阳澄湖大闸蟹专卖店!
登录 | 注册 | 购物车 | 在线提货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螃蟹上桌百味淡

浏览历史

螃蟹上桌百味淡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8-02-07
阳澄湖大闸蟹
 
 
  「秋风响,蟹脚痒」、「螃蟹上桌百味淡」。每当秋风乍起,食客们就想到了啖蟹,文人墨客亦摇起了写蟹的笔杆。
 
  蟹是一种颇具个性的动物,腿多名也多,苏东坡称之为「尖团」,诗曰:「堪笑吴中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曾几称它为「内黄侯」,诗云:「从来叹赏内黄侯,风味樽前第一流。」「唐彦谦给蟹冠以「蝤蛑」之名,写道:「漫夸丰味过蝤蛑,尖团犹胜团脐好。」而林逋则别出心裁,称蟹为「郭索」,吟道:「草泥行郭索,云木叫鈎輈。」蟹的特点十分显著,唐代皮日休的「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用肉中生。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全诗不提一个蟹字,却对蟹之形态勾勒得唯妙唯肖。螃蟹如此横行,第一次吃蟹的人需要勇气,正如鲁迅所写道的:「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牠呢?」
 
  虽然第一个食螃蟹的人是谁无法考证,但食蟹在我国历史悠久,据《汲塚周书》载:周成王时,海阳献蟹入贡,说明那时国王已将蟹列为御膳了。《周礼》中有「蟹胥」的记载,据说这是一种蟹酱。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除了蒸、炸、面拖、酒醉外,对腌制蟹也有详细介绍。
 
  宋朝傅肱在《蟹经》一书中,汇集了各种食蟹之法。宋人高似孙以《蟹经》为基础,写了《蟹略》一书,对蟹品、蟹馔等作了详细介绍。宋代《中馈录》有吃生蟹的纪录。元代倪瓒著《云桂堂饮食制度集》载有蟹的烹制方法。明代有了「玛瑙蟹」,清代出现了「蟹黄兜子」、「螃蟹膏」等蟹肴。我国历史上有不少啖蟹名家。如明代文学家张岱就是位食蟹名家,他与他的文友,每年一到十月便立蟹会,相约在午后会齐,煮蟹食之,每人六只,并在《陶庵梦忆》中专门写了一篇《蟹会》。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嗜食螃蟹,人称「蟹仙」。每年,当螃蟹未出时,李渔就将钱储存起来,等待螃蟹上市。家人见了,都笑他「以蟹为命」,李渔也自称购蟹之钱为「买命钱」,并自言:「螃蟹终身一日皆不能忘之,至其可嗜、可甘与不可忘之故,则绝口不能形容之」。清末民初著名画家李瑞清因无钱买蟹,便画了一百幅蟹图,聊以解馋,人称「李百蟹」。在文学著作《金瓶梅》、《明宫史》、《红楼梦》中亦有蟹宴的描述,尤其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三十八回中,把大观园中的螃蟹宴和人们啖蟹的形态描写得绘声绘色。
 
  蟹,品种纷呈。清厉鹗的「湖蟹年年出葑田,吴闾八跪进尤鲜。」写的是湖蟹;宋梅尧臣的「年年收稻卖江蟹,二月得从何处来。」描绘的为江蟹;唐皮日休的「绀甘青筐染苔衣,乌夷初寄北人时。离居定有石帆觉,失伴唯应海月知。」则吟咏了海蟹。我国各地有不少名蟹,出名的如天津紫蟹、辽宁兴城梭子蟹、苏州阳澄湖大闸蟹、温州平阳炎亭江蟹、山东莱州大蟹、广东?川芷寮蟹、潮汕花蟹,等等。这些名蟹有的还博得了名人的赞美,如章太炎夫人汤国黎女士食了江苏的大闸蟹后,发出了「不是阳澄湖蟹好,人生何必住苏州」之感叹。
 
  蟹,橙红色的卵块,白璧似的脂膏,软玉般的蟹肉,可谓「一斗擘开红玉满,双螯哕出琼酥香。」难怪唐人卢纯说:「四方之味,当许含黄伯(即:螃蟹)第一。」正因蟹如此美味,文人墨客便不惜笔墨在蟹的风味上多加颂扬,如古诗:「味尤堪荐酒,香美最宜橙。壳薄胭脂染,膏腴琥珀凝。」说蟹肉的形象是美的。黄山谷的「一腹金相玉质,两螯明月秋江」,称蟹味能助人雅兴。唐代李白持螯举觞,怡然自得,不禁脱口吟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宋代苏东坡直言:「不识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将螃蟹与庐山相提并论,足见诗人对螃蟹钟爱之深。宋代张耒的「遥知涟水蟹,九月已经霜。巨实黄金重,蟹肥白玉香。」足让人馋涎欲滴。陆游快人快语:「蟹肥暂擘馋涎堕,酒绿初倾老眼明。」诗人说刚动手擘开肥蟹时,馋得口水淌了下来,持螯把酒,昏花的老眼也亮起来了。
 
  蟹的食用方法颇多,可整只蒸、煮剥食;也可剔骨取肉,然后采用炒、炸、煎、爆等方式烹制;也可作羹、作馅、作丸。但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食蟹风情遂各有千秋,如上海人喜食蟹黄包子,温州人嗜食生醉蟹,苏州人喜欢在蟹肉里加上蜜或糖,做成「蜜蟹」、「糖蟹」,津京冀一带爱啖酱蟹,闽粤人钟爱煮蟹。
 
  蟹在地方名菜中占有一定席位,著名的如杭州名菜「蟹酿橙」,以蟹黄、蟹肉为主料煸炒后酿入橙子中蒸制而成,味道鲜香诱人,常啖不厌;温州名菜「五味煎蟹」,采用团脐梭子蟹,经油煎后施以各种调料烹制而成,成菜色泽红亮,五味俱全;徽州名菜「玉版蟹」,以蟹肉为主料烹制而成,质地暄软,味道鲜美;扬州名菜「清炖蟹粉狮子头」选用蟹肉、蟹黄和猪肉制成肉丸而成,其味肥嫩鲜美,诱人食慾;广东名菜「蒸大红膏蟹」,选用个大脂膏丰满的雌蟹隔水蒸熟,膏黄脂香,独具风味;天津名菜「蟹黄白菜」,蟹黄细嫩、白菜软烂,咸鲜爽口,可谓席上之佳肴;潮州「炊鸳鸯膏蟹」,选用雌、雄蟹各一只,配以佐料烹制而成,造型美观,味极鲜美,使人一朝品食,终身难忘;苏州的「菊花蟹席」,以苏州阳澄湖大闸蟹为主料,一蟹多味,味美绝伦。此外,安徽的「屯溪醉蟹」、无锡的「雪花斗蟹」、山东的「蟹黄鱼翅」等,也都为食客们所津津乐道。
 
  「黄粳稻熟坠西风,肥入江南十月雄,横跪蹒跚钳齿白,圆脐吸胁斗膏红」(宋.沈偕);「草卧夕阳牛犊健,菊留秋色蟹螯肥」(宋.方岳)。金风送爽,持蟹赏菊,何乐而不为?

 

用户评论(共0条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一颗星 两颗星 三颗星 四颗星 五颗星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