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城吃蟹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7-12-05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金秋时节,持蟹赏菊正当时。周末,女儿女婿带着我和老伴、外孙女驱车直奔阳澄湖品蟹。
阳澄湖位于苏州东北部,是著名的风景游览区,这里水域辽阔,碧水如镜,风景秀丽,仿佛烟雨江南中一颗晶莹的翡翠。
诗云:未识阳澄愧对目,不食螃蟹辜负腹。天下螃蟹以
阳澄湖大闸蟹最为肥美,而在阳澄湖畔吃大闸蟹名气最大的地方,当属巴城。
一进入巴城,立刻有扎着头巾的村姑围上来热情地为我们带路。村姑能说会道,一上车就给我们讲巴城的故事传说。民间传说,天下第一个吃螃蟹的勇士姓巴名解,大禹治水时奉命来到阳澄湖,因屡建奇功被封为巴王,巴城由此得名,而螃蟹的“蟹”字也和巴解的名字有关。
车子驶入闻名遐迩的大闸蟹美食街,一座座“蟹庄”鳞次栉比。才上午10点,街上已是车水马龙,满街都是来品蟹的人。我们的车子在巴解路上一座并不起眼的蟹庄前停了下来,下车细看,上书“亭林蟹庄”四个大字。
在阳澄湖吃蟹都是现捞的,每一个蟹庄旁边都有自己的养殖场。我们跟随庄主步行不足百米,就来到养殖场,只见湖面上遍布着竹竿和网围,空气里弥漫着一丝丝大闸蟹的腥鲜。围网内有几只硕大的蓝色网箱,当日凌晨捕上来的雌蟹和雄蟹被分装在不同的网箱里。初次参观大闸蟹的养殖基地,我们满怀好奇,庄主善解人意地将蓝色网箱从水中吊起来,我们清楚地看到戳出网箱外的密密麻麻的尖尖蟹脚,箱中螃蟹攀爬带起的哗哗水声也清晰可闻。提着一网兜的大闸蟹回到蟹庄,庄主首先要做的就是给螃蟹绑腿。庄主告诉我们,这螃蟹先要用绳子把腿绑起来才能蒸,要不然一旦上了蒸架,螃蟹就会乱爬挣扎,这样很多蟹腿会掉了,上桌的时候既不好看,味道也大为逊色。
我们的餐桌正对着阳澄湖,推开窗轩,美景尽收眼底。远远望去,阳澄湖碧波万顷、水天一色。那弯弯曲曲的湖滩岸畔,开遍了一丛丛黄色的野菊花,野菊花芳香四溢,让人忍不住肆意地吸上几口。芦荡深处,芦苇开始变黄,摇曳的芦花开始吐絮,微风拂过,花穗便懒懒散散地摇曳生姿,随秋风飞扬;疾风袭来,又像汹涌的波涛连绵起伏。远处的湖边散落着粉墙黛瓦的民居,小桥流水人家,好一派温柔而多情的江南水乡风情!
“可以开饭啦!”庄主热情的吆喝,把我们从阳澄湖的美景中拉了回来。回头一看,炒青壳螺、红烧鳊鱼、清蒸湖虾、炖土鸡等阳澄湖特产已经满席。庄主说:“蟹肉上席百味淡,所以在品尝阳澄湖大闸蟹之前,先请大家尝尝
阳澄湖的特产。”扑鼻的香味早已引得我们垂涎三尺,于是纷纷举箸夹菜,细细品味,真是鲜美,大家赞不绝口。尝完这些美味,大闸蟹也端上了桌。每人一对,都是“青背、白肚、黄毛、金爪”的好品相,“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青”,那蟹壳薄而脆,蟹肉细嫩结实,雌蟹蟹黄饱满、香郁甘甜,雄蟹脂膏丰腴、肉质嫩白,入口回味无穷,真是造色香味三者之极。据说食蟹是细活慢工,有人吃螃蟹考究到要使用锤、钳、钩、针等一套特制的工具。但我们早已顾不上斯文,左右开弓,嚼一口蟹肉,喝几口花雕……看着一家人其乐融融地享受螃蟹带来的美味,心头不禁泛起阵阵幸福和喜悦。
阳澄湖美,巴城蟹肥。难怪古人感慨:“不是阳澄湖蟹好,此生何必在苏州。”在这迷人的湖光秋色里,品蟹、饮酒、赏菊,真乃悠哉乐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