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湖水为啥一直呈碱性?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4-03-22
由于酸雨污染等原因,全国各地湖水都出现了PH值总体降低(即向酸性方向靠拢)的趋势,可奇怪的是阳澄湖水的碱性却始终保持不变。对照资料截至1985年的《吴县志》就可以发现,现在的检测数据跟当时完全一 致。
业内人士介绍,湖水一般有三个来源,平面是河道等汇入,上方是天上降落,下方是地下水补入。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近年来酸雨发生率也比较高,湖水PH值总体降低完全在情理之中。那阳澄湖水的碱性为什么能个性十足地长时间保持,而且比上游来水的PH值(7.5)还高?
是这里像咸水湖一样,接纳的各类矿物质无法跟湖水一起蒸腾而去,只能在湖里不断积淀?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会长杨维龙介绍,阳澄湖一共有34条进水港,58条出水港。另外,昆山自来水厂在阳澄湖里设有取水口,每天的取水量达几十万立方米。这样不停进水、出水、抽水,每年都要让蓄水量1.7亿立方米左右的阳澄湖水“轮换”好几回。即使湖里本身有碱性物质,也必然被新来的水流稀释掉了。
既然矿物质无法留住,天上来水又只能降低PH值,那么,阳澄湖水碱性高的唯一可能就是湖底不断冒出碱性物质。但蒋金龙说,他们曾经委托专业人士在阳澄湖取了不少土样,检测后没有发现异常,也许是一些“点源”正在源源不断释放碱性物质。可是,阳澄湖面积达113平方公里,相当于苏州古城区的8倍,而且全部被水覆盖,要彻底摸清情况,哪有那么容易?可能要等进行大范围的勘探,才能找到答案了。
化学特级教师、退休前供职于苏州中学的钱吉良老师认为,水质呈碱性,可能是岩石、土壤中的碳酸钙物质长期受风化,分解成为生石灰,在水的作用下再变成熟石灰,熟石灰部分溶于水,使水体的碱性得到提高。但阳澄湖底岩石、土壤中的碳酸钙物质不与空气接触,一般情况下很难分解成生石灰,唯一的可能是阳澄湖底有裂缝,裂缝里渗出的地下水,把地层深处的碳酸钙物质带到了阳澄湖里,在带上来的过程中,因为地下水温度比较高,促使碳酸钙物质发生反应,成为生石灰,再变成熟石灰溶解于水。
对于这样的分析,上文提到的相城区太平街道盛泽村村民赵祖根补充,阳澄湖平均水深只有2米左右,也就是成年人一人一手高的样子,但也有一些深潭,像阳澄西湖蚬子山外“长门潭”水域,篙子撑下去都撑不到底,深度起码在10来米。赵祖根神色凝重地说,水一深浪头就大,所以渔民摇船经过这里都心惊肉跳的。他怀疑,这深潭里说不定就有着直通地层深处的裂.
阳澄湖大闸蟹商城提醒您:购买阳澄湖大闸蟹不要死守一个品牌,假如2种品牌的大闸蟹在相同条件下蒸煮,然后对比一下颜色,味道,效果会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