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湖开展春季增殖放流 共护幸福河湖生态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25-04-21
近日,苏州市相城区度假区(
阳澄湖镇)举行2025年春季生态增殖放流活动,在辖区22条河道集中投放花鲢、白鲢两种典型滤食性鱼类,共计15000余斤。此次活动旨在增强水体自净能力、修复生态系统,进一步推动“水清、岸绿、景美”的幸福河湖建设。
本次放流活动由阳澄湖镇联合相关职能部门、科研院所、社会组织与周边居民共同参与,采用“多元共建、协同共治”的治理模式,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科普教育的有机融合。
优化水生生物资源结构
花鲢与白鲢作为滤食性鱼类,能有效摄食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降低水体富营养化风险,优化水生生态系统结构,促进营养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是维护生态平衡、提升水环境质量的重要“生态卫士”。
提升水质,改善生态环境
本次投放预计将显著提升河湖透明度与水下光照,为沉水植物生长创造有利条件,增强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近年来,阳澄湖持续推进控源截污与生态修复工程,湖心水质稳定维持在Ⅲ类,生态系统健康度稳步提升。
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科学规范的增殖放流,有助于恢复与扩大经济鱼类种群数量,提升水域渔业资源总量,助力阳澄湖绿色渔业转型升级。同时,该举措对保护本地濒危物种、增强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活动现场设置生态保护知识讲解区,邀请周边居民、学生与社会志愿者参与投放,累计超过100人次现场体验放流过程。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形式,增强了公众对水生态保护的参与感与责任感,营造“人人关心水环境、人人参与护生态”的良好氛围。
阳澄湖是太湖流域的重要淡水湖泊,其生态安全与水质状况直接关系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发展。近年来,
阳澄湖镇不断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治水路径,依托沿湖乡镇共建机制及高校科研力量,构建起涵盖鱼类资源、水质变化与生态功能的长期监测体系,持续推动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取得积极成效。
下一步,阳澄湖镇将继续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深化河湖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水生态样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