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提质增效 “阳澄湖1号”是个范本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23-05-11
阳澄湖1号大眼幼体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近日,2023年首批“阳澄湖1号”大眼幼体蟹苗抵达相城区度假区(
阳澄湖镇),近4000斤大眼幼体蟹苗相继入水。
优质良种从哪里来,培育环节是关键。据了解,“阳澄湖1号”大闸蟹是近年来相城区与苏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合作研发培育的新品种,按群体选育方法,已连续选育到第七代,具有生长快、抗病强、性状稳定等特点。
所谓群体选育就是筛选优良的品种后集中培育,显然作为新品种“阳澄湖1号”是大闸蟹的最新升级版,对于蟹农来说,品种提优意味着螃蟹养殖产量与品质的双提升,这些直接提升的就是收益。乡村全面振兴,目标是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无论是农业强还是农民富,农业提质增效是必然的选择,其中培育、推广优质品种是关键举措。
优良品种,意味着优质高产,种子选对了,产出与收益可以事半功倍。不仅如此,因为科学选种育种,技术的自主性往往决定了品种的独特性,这也是农产品种植养殖的竞争优势,农业发展的创新力决定了高效农业发展的后劲以及特色产业的竞争力。因此,不妨把研发推广良种作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突破点。
“阳澄湖1号”蟹苗刚刚下水,新品种触发怎样的新变化还要静观其变,不过,育好“金种子”已经让人看到了成效。日前,苏州“两粒米”又传来好消息:“常熟鸭血糯”“常熟大米”荣获2023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产销对接“最受欢迎产品奖”,成为江苏唯一获奖产品。常熟“两粒米”赢得市场知名度与美誉度靠的是什么?一手抓产业,另一手就是抓育种。
全国70%以上新品种经南繁选育,在海南的南繁基地就聚集了3支苏州育种军,他们在与时间赛跑加速选育新品种。为促进良种推广应用,苏州实施水稻良种补贴和小麦良种补贴,而且通过打造“田园超市”,让推广人员、种植户到综合测试基地、示范方现场观摩,解决种植户选种难、用种难的问题。从“育”到“补”再到“推”,苏州有经验,不过不只是养螃蟹、种水稻小麦,以品种优化来带动品质提升乃至品牌提档,当是所有种植养殖业寻求大发展要借鉴的思路,因此还有空间可提升、空白待填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