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湖大闸蟹官网_阳澄湖蟹农的阳澄湖大闸蟹专卖店!
登录 | 注册 | 购物车 | 在线提货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介绍 >>> 闲话吃蟹

浏览历史

闲话吃蟹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21-02-07
  “秋风起,蟹脚痒”。秋风起了,菊花开了,蟹脚痒了,比蟹脚更痒的是吃货们的脚,这时不去弄几只肥蟹吃吃,岂非辜负了这大好秋光? 把酒持螯之余,不由得想起鲁迅先生的话来:“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 ”确实,螃蟹横行霸道、面目可憎,捕之尚且不易,吃之更需勇气。那么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谁?确实有必要考究一番,而我等吃货也须心存感激,毕竟先有他老人家的这第一嘴,才引出这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纷纷赞美的极品美味!
 
  翻阅史料知,谁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无从考证。不过在民间,流传着一个相关传说。相传大禹治水时,曾授命“解”到阳澄湖附近督工。那时,江河湖泊里盛产一种甲壳虫,有八条腿、两只螯,模样凶恶丑陋。不仅偷食稻谷,还用双螯夹人。为制服它们,“解”想出了一个法子:在城边挖掘围沟,灌入沸水。当它们过来时,纷纷跌进沟里烫死了。没想到,烫死的夹人虫外壳变红,散发出诱人香味。“解”甚好奇,大着胆子,揭其背壳,试尝其肉,发觉极为鲜美,大喜。就这样,貌似凶狠的夹人虫成了一道家喻户晓的美味。为纪念敢为天下先的“解”,后人就将这种夹人虫称为“蟹”,表明“解”是第一个吃这种虫的人。
 
  传说不足为凭,据史料记载,古人吃蟹是始于“蟹胥”。《周礼·庖人》记载:“荐羞之物谓四时所膳食,若荆州之鱼,青州之蟹胥。 ”也就是说,御厨给周天子做的菜,其中有一道名叫“蟹胥”。何谓“胥”?晋·吕忱《字林》曰:“胥,酱也。 ”蟹胥就是蟹酱。蟹酱做法简单:将蟹洗净捣碎,加适量配料,腌制而成。此做法一般针对腥味较重的海蟹,如梭子蟹。蟹酱(又称蟹糊)这种凉菜,吃的是生腥、香鲜,引爆的是味蕾,爱吃的固然百吃不厌,厌恶的却闻之反胃,就这点来说,蟹酱可比榴莲。
 
  到魏晋南北朝时,市面上出现糟蟹、糖蟹等制品,各有风味,深得食客青睐。关于糟蟹的做法,有首口诀说得明白:“三十团脐不用尖,陈糟斤半半斤盐,再加酒醋各半碗,吃到明年也不腌。 ”大诗人陆游好食螃蟹,尤喜糟蟹,专门赋诗赞叹:“旧交髯簿久相忘,公子相从独味长,醉死糟丘终不悔,看来端的是无肠。 ”其实,不管是糟蟹,还是糖蟹,都是腌制品,并无本质不同,通俗点讲,就是食物有咸、甜的区别。诗人苏舜钦推崇糖蟹,发出“霜柑糖蟹新醅美,醉觉人生万事非”的感慨,竟有种“持螯把酒与山对,世无此乐三百年”的豪迈。
 
  而在经济发达、物质富足的宋代,无论宫廷还是民间,做蟹手法更是花样翻新,出现了诸多知名菜,其中尤以“洗手蟹”和“蟹酿橙”为最。宋代《吴氏中馈录》记载“洗手蟹”的做法:“生蟹剁碎,以麻油先熬熟,冷,并草果、茴香、砂仁、花椒末、水姜、胡椒俱为末,再加葱、盐、醋共十味,入蟹内拌匀,即时可食。 ”光配料就不下十种,味道自是美,只是不知还能否尝出蟹味?而“蟹酿橙”在手法上更是刻意求新:剔取蟹肉装入掏空的橙子中,放进甑中,用酒、醋、水蒸熟,用醋、盐供食。将蟹肉细细地剔出来放到橙壳里蒸熟而食,这种精致而奢靡的吃法,估计也就宋朝人能想得出来。
 
  作为资深“吃货”,我总认为,至鲜至美之物,只需清蒸就好,譬如螃蟹、虾、鱼,单就这点来说,与《西游记》里的妖怪有共同语言。唐僧被妖怪抓住多回,不管哪路妖怪,都想将他洗净了,再蒸着吃,看来妖怪们是颇通烹饪之术的。而人称“蟹仙”的清代文学家李渔深有同感:“凡食蟹者,只合全其故体蒸而食之……”美食家袁枚也说:“蟹宜独食,不宜搭配他物。最好以淡盐汤煮熟,自剥自食为妙。 ”可见,不管在古代,还是今天,吃货们的心意总是相通的呢!

用户评论(共0条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一颗星 两颗星 三颗星 四颗星 五颗星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