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字”为江苏乡村振兴赋能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20-12-16
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养殖基地
今天,江苏省印发《关于高质量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以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为重要契机,以发展农业农村数字服务业为主攻方向,以实施乡村数字基建提档跨越、智慧农业升级赋能、智慧绿色乡村建设、信息技术惠农便民、乡村数字治理提升“五大行动”为主要抓手,高质量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更好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带动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数字乡村建设是国家部署的重大行动,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是推动农业农村跨越发展的重大举措。国家推行数字乡村建设,目的便是推动信息技术在农业方面充分运用,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数字化生产力,使信息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度融合,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今年11月份,张家港、丰县等4地被列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如今,江苏省部署高质量数字乡村建设,意味着数字乡村建设已经成为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行动”。
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在农业转型升级当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赋能作用。通过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能够有效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智慧农业转型,让农业生产变得更加智能化,减少人力和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率。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养殖,莲池湖大闸蟹养殖,利用智慧农业平台,实现远程实时监测和控制溶氧、水温、pH值等水环境数据,为农户提供最优化的管理。目前,养殖户一亩池塘纯收益已从原先的两三千块钱增加至八千到一万元。借助信息技术,养殖户实施精细科学管理,亩产效益得到大幅度提升。
数字赋能也让原本“藏在深山无人知”的农产品,搭乘互联网的快车,火速进城,成为农村产业发展的动力。今年,江苏省开展“苏货直播·e起小康”全省行活动,组织开展“直播带货”,让第一书记“直播带货”,让农业经纪人“直播带货”,让农村网红“直播带货”,甚至让农户自己直接“直播带货”……网络直播带出“千个特色乡村、千名电商网红、千种特色苏货”,让“横溪西瓜”“盱眙小龙虾”“阳澄湖大闸蟹”“莲池湖大闸蟹”“洞庭山碧螺春”“阳山水蜜桃”“宝应荷藕”……通过“云端”走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赋能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让小康跑出了加速度。
数字赋能乡村治理,能够极大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借助信息技术的运用,构建乡村数字治理新模式,实现“一图全面感知”的乡村智治模式。徐州市丰县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智能检测平台,依托数字丰县“城市大脑”,建立了垃圾收运、污水治理、农废处置等全方位、全天候的农村人居环境智能监测平台。张家港市建设社会综合治理网格化联动平台,深化农村智慧党建、智慧文明建设,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村级服务。除此之外,智慧医疗、智慧教育、“虚拟养老院”等等,为老百姓提供了更加优质、高效的资源和服务。
在数字化发展的时代浪潮中,让我们紧紧抓住用好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给农业农村发展带来的宝贵机遇,让“数字”为江苏乡村振兴赋能,我们共同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美好图景,共同绘就“强富美高”新江苏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