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的吃蟹经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20-02-13
清代戏剧家李渔,又名李笠翁,一生游历天下名山大川,晚年归居杭州吴山铁崖岭芥子园,颇多著述。他工诗文、晓音律、通戏曲,还是一位精于烹饪技艺饮食之道的美食家。他遍尝南北佳肴,但最喜爱吃的,莫过于江南之蟹。他自言“螃蟹终身一日皆不能忘之,至其可嗜、可甘与不可忘之故则绝囗不能形容之”。
每年,当螃蟹未出时,李渔就将钱储存起来,等待螃蟹上市。家人见了,都笑他“以蟹为命”,李渔也就自称购蟹之钱为“买命钱”。等蟹上市日起,他就开始吃蟹,每晚必备,从不间断一日。他的朋友知道李渔嗜蟹成癖,都在蟹初上之日,邀他持蟹品酒。李渔也就将每年九、十两月称之为“蟹秋”。蟹还未上市,李渔就担心时过蟹尽,再不能品尝此一美味,就命家人洗瓮酿酒,以备制作糟蟹、醉蟹之用。他将加工糟蟹的糟,称之为“蟹糟”;将加工醉蟹的酒,称之为“蟹酿”;瓮则名之日“蟹甓”;经手蟹事的人,名之日“蟹奴”。等上市鲜蟹吃尽,就慢慢吃糟蟹、醉蟹,直到瓮空蟹尽,又待来年。
李渔蟹吃多了,真个吃出了学问,成为古今中外少见的吃蟹美食家,可以说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懂得“吃蟹经”的。他认为,蟹为至美之物,而世人不懂得其味之珍,有的人将蟹煮熟,取出蟹肉蟹黄,配以鲜汤做羹,鲜虽然鲜,然而蟹之美质已经不存在了;有的人以蟹做脍,可口虽然可口,然而蟹的真味已经不存在了;更有人把蟹斩为两块,和以油、盐、豆粉而煎之,使蟹的色香与真味全部失去了。他认为,蟹鲜而肥,甘而腻,白肉如玉,蟹黄如金,色香味达到了顶点,世上没有样好吃的东西可以比得上。如果同其他味道的东西合在一起烧,好像点了火把帮助太阳增加亮光,又好像双手捧水去增加河的容量,实在没有什么用处,也没有必要。
李渔认为凡是吃蟹,最好整只蟹蒸熟了,放在盘中,端到桌上,听任客人自取自食。剖一筐,食一筐,断一螯,吃一螯,只有这样,蟹的鲜气及美味,才丝毫不会失掉。而且,吃蟹要自己动手,边剥边吃,才有味道。如果人家剥好壳后拿来吃,那么吃起来就不香了,就好像吃瓜子,吃菱角一样,一定要自己动手。李渔还作了一个比喻好比点好香,一定要自己点火,喝香茗,一定要自己斟茶,这是懂得饮食之道的人不可不知的。
李渔的“吃蟹经”,可谓精矣!史无第二人,天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