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围网养殖也有规范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4-03-10
为进一步规范
阳澄湖大闸蟹围网养殖行为,实施标准化无公害化科学养殖措施,提高河蟹质量,促进养殖增产增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NY/T5065—2001及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372—2000,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阳澄湖水域的中华绒螯围网成蟹养殖。
一、环境条件
1、水质:要求清新、无污染、PH值7.0—8.5,溶解氧稳定在5mg/L以上,水深1.5—2.0米,透明度40公分以上,水流平缓,水位落差小于1米,其指标应符合NY5051—2001。
2、底部形态及底质:要求湖底平坦,硬性粘土底质,淤泥厚度小于30公分。
3、天然儿料基础:有较丰富的饵料生物资源,水草主要有苦草、聚草、轮叶黑藻等,水草的覆盖面在40%左右,底栖动物主要有螺、蚬、虾类等。
二、网围设置
1、面积:一般以30亩为宜。
2、形状:以长方形、正方形为宜。
3、材料和结构:
1) 材料:主要有3*3聚乙烯网片、钢绳、竹桩、石龙、地龙。
2) 高度:围网墙网应高出历史最高水位50公分左右。
3) 网目:2.5公分左右。
4) 竹桩:采用直径8公分以上的毛竹竖立入湖底固定墙网,毛竹桩高度应高出历史最高水位50公分左右,桩距为1.5—2米,每隔10米左右,加置撑桩。
5) 飞檐网:墙网上端内侧设一道与墙网联接40公分宽的飞檐网,与强网成45度角。
6) 石龙:采用聚乙烯网片缝制成直径15公分的长筒,内状满石子,两端封口,联接于墙网底纲沉入湖底。
7) 联接方法:墙网上纲紧紧缚扎于每个竹桩的上端,下纲联接石龙,埋入湖底淤泥20公分。石龙在湖底必须拉直、严防石龙吊起。
8) 安置地笼:在网围四周外侧安置一定数量的地笼,以便检测蟹种的逃逸情况。
三、改善生态环境
围网区内生态环境的好坏,对预防蟹病,提高回捕率,提高河蟹品质和产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蟹种放养前,应根据每个围网的特点,采用相应措施,营造一个有利于河蟹生长发育的良好生态环境。
1、清野:围网区内应清除敌害和凶猛鱼类,特别是青鱼、草鱼、鲤鱼、黑鱼、桂鱼等食肉、食草类的鱼类要捕捉干净,以免与蟹争夺饵料和侵害蟹体。
2、植草:水草既是河蟹的植物饵料和隐蔽物,又有利于螺蚬的生长繁殖增加动物饵料,净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敌害和同类残杀几率。可以这样说,网围水草的丰盛,是决定河蟹质量和产量的关键之一。种植的品种有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等,但在养殖区内禁止种植菱头草。菱头草虽然是一种较好的隐蔽物,但菱头草腐烂后,极容易造成底泥发黑发臭,败坏水质,破坏生态环境,导致河蟹壳色发黑色,影响河蟹的生长和外观质量。
3、投放螺蛳:清明前投放螺蛳,此时螺蛳在体内有一些小螺蛳,这些小螺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质,对河蟹的生长极为有利,一般每亩网围可投放螺蛳800斤左右,以增加围养区的天然饵料。
4、放养花白鲢:在围养娶内放养规格3~10尾/斤的花白鲢,花鲢30尾/亩左右,白鲢15尾/左右,以净化水质环境达到增产增效。
5、设置蟹种过度暂养区,营造“小环境”:选择水深1。5M左右,底部淤泥少,水草、底栖动物丰富的区域设置3亩左右的蟹种过度暂养区,并根据暂养区的生态环境情况,投放足够数量的螺蛳和水草,重点营造好暂养区的生态环境,使蟹种放养后就有一个较好的适宜生长环境。
四、蟹种放养
1、蟹种质量:鼻息认准是长江水系所产蟹种,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爬行敏捷、附肢齐全、指节无损伤、无寄生虫附着,严禁投放早熟蟹种。
2、蟹种规格:一般在50只/一斤左右为宜。
3、放养时间:3月中旬放养结束为宜 (蟹种第一次脱壳)。
4、放养密度:一般在300/亩左右为宜。
5、蟹种消毒:蟹种放养前用浓度10毫克/升的高猛酸钾或3%食盐浸浴3~5分钟。在消毒前,必须做好对蟹种的着水处理工作:具体分三个步骤,第一次将尼龙袋内的蟹种全部着水后,迅速拎起,否则,吸水时间过长容易造成窒息死亡,间隙五分钟后,然后进行第二次着水,将尼龙袋内的蟹种在水中浸放3秒后拎起,间隙五分钟后,再进行第三次着水,袋内蟹种在水中浸放未见气泡即可拎起,待5分钟后方可进行消毒。以上方法对运输路途较远,脱水时间较长的蟹种尤为重要。
6、放养办法:采用一次放足,二次放养。一次放足,可避免多次放养造成规格不整齐、脱壳不一致等现象。二级放养,首先将蟹种放养在设置好的过渡暂养区,到5月中旬把暂养区拆除,将蟹种放于网围区内,这有利于提高河蟹的适应性和成活率;有利于对河蟹的强化培育,有利于网围区内水草、底栖动物的生长繁殖,丰富饵料基础。蟹种放养时应避免下雨天和雾天。
五、饲养管理
1、饵料投喂
①饵料种类:动物性饲料:小杂鱼、螺蛳、河蚌等。植物性饵料:玉米、麦类、水草、地瓜等。配合性饲料:按照河蟹生长营养需要,应符合GTB13078和NY5072的规格制成的颗粒饲料。
②投饵方法:做到“四看” 、“四定” 投饵。
“四看”:看季节,6月中旬前动、植物性饵料比为60:40左右;6月下旬8月中旬为45:55;8月下旬至10月中旬为65:35左右。看天气,天晴多投,阴雨天少投。看水色:透明度大于50公分时可多投,小于30公分时应少投。看吃食活动,发现过夜剩余饵料减少投饵料。脱壳后应增加投饵料。
“四定”:定时,每天在傍晚5时左右投饵依次。定位,选择底部平坦,淤泥少,水位较浅的区域作为固定投饵场。定质,青、粗、精结合,荤素搭配合理,确保新鲜适口,严禁钭喂腐败便质饵料。玉米、麦类烧熟后投喂,小杂鱼切长小快,螺蛳压碎后投喂。定量,每日投饵量按3月~4月为蟹体重3~5%;5月~7月为5~8%;8月~10月为10%以上。
2、网围设施检修:一是勤俭查网围,做到至少一周一次,检查网片有无破损,发现破损即使修补;而是勤俭查石龙,做到至少一周一次,是否有吊空或移位、破损,发现情况及时修补;三是勤倒保护内地笼网,每天一次,如果地笼网内有蟹捕获,说明网围破损或石龙放置不当,应即使检查修补,避免有更多的蟹逃逸,减少损失。
3、观察摄食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在投饵设置蟹罾放饵,观察蟹的摄食情况,确定具体投饵量。以免投饵不足或浪费。
4、观察水草生长情况:如果网围区水草分布不匀,在水草稀少的区域,可放置一定的水花生草,并用毛竹桩固定,使蟹得以均匀栖息好活动。
5、加强脱壳期的饲料管理:一是要保持环境安静,机械船只尽量不要启动,以免惊扰。影响脱壳;二是泼洒生石灰,每亩25斤左右;三是水草覆盖率不得少于40%;四是投喂的饵料要保质保量,并注意多投喂一些饵料。
六、病害防治
1、每月泼洒一次生石灰,用量每亩20-30斤。
2、每两周用少量石灰水消毒一次投饵区。
3、清楚残饵,烂草杂物。
4、禁止使用国家规定的禁用渔药。
七、捕捞
捕捞方式:一般采用地笼捕捞。捕捞时间:一般在每年的9月下旬,但应注意蟹体一定要长足丰满,以提高河蟹产量好质量。
八、暂养
1、暂养池的准备:暂养池应选择排水方便、水源清新、无污染的地方,面积以2~3亩为宜,可因地制宜开地挖或改造。池深最好在1.5米左右,要求池塘不渗水,坡度较大。池边用坚硬、光滑的防逃材料深度为20公分,四角呈圆形。池边无杂草及高干作物,进出水口独立。在池塘消毒后池中应放入一定量的水草好螺蛳,以便暂养蟹附着、栖息、摄食。
2、暂养蟹的投放:要求肢体完整、活力强,发现蟹口吐白沫及脱水严重的都要移除,投放时要小心操作,并用3%食盐水浸浴3~5分钟后,让其慢慢爬入池内,放养量为每亩250斤左右为宜,水体条件较好可适当增加。
3、暂养蟹的管理:暂养的河蟹放入池中后,水体比较浑浊,可以用石灰水泼洒,净化水质,也可以不定期加换新水,保持水质良好。待暂养蟹适应环境后,要适当投饵,促进育肥。饵料以鱼、螺蛳肉等东吴性饵料为主,搭配投喂量应保持均衡,具体可掌握在池蟹总重的5%左右。平时应经常迅塘,观察蟹的摄食活动及无异常情况,发现情况应采取相应措施。
4、起捕与销售:暂养河蟹在养殖过程中,一旦市场价格适当时,就应立即起捕销售。起捕可用地笼,网具等捕捉,也可以干塘捕捉。要是暂养蟹一时捕捉不完或遇价格不适时,应加深水位越冬。待次年春季水温升高时再起捕销售。
九、运输
河蟹的运输主要掌握一下三个方面的环节:
1、 分级:收购或收获的成蟹,应根据客户(消费者)的要求进行严格分级。
2、 包装:分级好准备外运的河蟹,必须认真包装好。目前大多采用框笼包装法,力求把河蟹放平装满,扎紧压牢,使河蟹不能爬动,以免损肢断足。
3、及时运输:包装好的河蟹要及时运输,并根据气温状态及运输路程,采取降温保湿等措施。
阳澄湖大闸蟹团购网转载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