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湖大闸蟹官网_阳澄湖蟹农的阳澄湖大闸蟹专卖店!
登录 | 注册 | 购物车 | 在线提货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螃蟹与重阳节

浏览历史

螃蟹与重阳节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8-07-13
阳澄湖大闸蟹
 
 
  重阳节吃螃蟹,这是民间的习俗。毫无疑问,在这里螃蟹已不仅仅是普通的食品,而且成了传统文化的载体,犹如正月十五吃汤圆,五月初王吃粽子等一样,曾经是过去许多地方和人家不可或缺的。
 
  农历的九月初九,称为“重九”。古代以“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是两阳相会,因此又叫“重阳”。重阳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起于东汉时期,相沿已有一千八百多年。根据《续齐谐记》所载:有个叫桓景的,曾跟随得道成仙的费长房学道。有一年秋天,费长房告知桓景说,今年九月九日,你家将有灾祸,避灾躲祸的方法,只有全家手臂上缠一只盛着茱萸(植物名,有浓烈香味,可入药)的丝囊,登上高地,饮菊花酒。桓景依此行事。第二天回家一看,鸡犬都已暴死,而全家果然得以幸免。这故事的内涵,撇开迷信的烟幕,实际上是诱导人登高游赏,调节身心,而备茱萸囊,饮菊花酒,是让人防止疫病。于此,重阳登高、饮酒、食糕(糕、高谐音)、赏菊、插萸逐渐成为风俗,给平添了许多乐趣。
 
  什么时候开始了重阳吃蟹,现已难以说清。宋代诗人高似孙《江寺丞送蟹》诗云:“苦无多雨便重阳,忆杀池头煮蟹凉”;元代诗人仇远仁《九月八日持螯》诗云:“趁睛明日拟登高,十里龙山肯惮劳;但愿有钱堪对菊,莫悉无手可持螯”⋯⋯这些诗似乎已透露出重阳食蟹的信息。清代曹雪芹《红楼梦》里林黛玉与薛宝钗各有一首《螃蟹咏》,都提到了螃蟹与重阳节。林诗曰:“对斟佳品酬佳节”,意思是享受着美味的螃蟹总算是没有辜负重阳佳节;薛诗曰:“长安涎口盼重阳”,意思是都城里的人,口里流着馋涎,翘盼着重阳佳节的到来,(到了重阳,就可以吃到又肥又鲜的螃蟹了);说明到了清代重阳节吃螃蟹已经比较普遍了。此种习俗,在长江三角洲一带尤为流行,如《江南好百调词》道:“扬州好,重九快我曹。联袂菊桥同访艳,振衣梅岭更登高,沽酒晚持螯”,白天访菊登高,归来后,晚上便把酒吃蟹。而江南江北两岸城镇上的商店和作坊,主人往往在重阳节晚上宴请店员与劳工,这顿晚宴称为螃蟹酒,算是夜工开始的预约礼,所谓“吃了螃蟹酒,夜作不离手”。为什么重阳节添进了吃螃蟹的内容?常规的推断,是重阳登高归来,自是疲劳,于是边喝酒边吃蟹边赏菊,解解乏,消消力,轻松轻松,再快活快活,给这天划个圆满的句号。此时,正值蟹汛,螃蟹正多,吃蟹属于自然之举,自此相延成习,积习成俗。深层的推测,大概与腾达出众相关。据《琅环记》载:有一个叫王吉的,夜里梦见一只蟛蜞,在都亭处用人的语言讲:“我明日当在此处停歇”。王吉醒来,十分诧异,便派人到都亭伫侯,结果等到的是司马长卿(即司马相如)。王吉得知后便说:“此人文章当横行一世”。大家知道,这个预见果然应验,司马长卿后来不仅结识了貌美多才的卓文君,而且奉使西南,显赫一时,其文名尤为卓著,写出了《子虚》、《上林》等赋,成为西汉一代名家。
 
  今日螃蟹昂贵,常人已经难于购买酬节。但是,一旦螃蟹人工养殖逐步扩大,恢复为普通食品之后,相信重阳吃蟹便会继续下来,而只要作为传统的重阳佳节不断,螃蟹作为腾达与欢庆的文化载体,将被更多人所接受。

用户评论(共0条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一颗星 两颗星 三颗星 四颗星 五颗星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