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湖大闸蟹官网_阳澄湖蟹农的阳澄湖大闸蟹专卖店!
登录 | 注册 | 购物车 | 在线提货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秋风与吃蟹

浏览历史

秋风与吃蟹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8-05-06
   有道是“金风荐爽,蟹肥菊香”。不过上海人在口语中没有这么文绉绉,而是通常说“秋风起,蟹脚痒”,至于“蟹脚痒”而导致的主要后果,其实不言自明,就是人们吃蟹的“馋心”也“痒”了。若没有这个因素,秋风再起,蟹脚再“痒”,就好比“风吹起一池春水,干卿何事?”
 
   随着上海人对美食生活的愈来愈讲究,如今,秋风与吃蟹的关系也愈来愈密切了。过去的张翰因秋风起而生莼鲈之思,估计那时还不太时兴食蟹,若是放在今天, 毫无疑问,秋风一起首先应想到吃蟹才对。天下之美味,不知还有什么比大闸蟹更鲜美呢?且食蟹的烹制方法最为简单,几乎毋须任何调味以助力,老子所说的“大 味若淡”,也许用在大闸蟹的身上,是最合适不过了。 
 
   虽说有的菜非饭店大厨而不办,但吃蟹恰恰最适宜居家慢慢品尝,面对家人,细剔慢挖,品酒闲聊,无拘无束。那种什么蟹钳、蟹钩、蟹锤、蟹剪等食蟹八件 “兵器”,虽然夸张了点,但如使用起来肯定须慢条斯理笃悠悠地在家里才行。过去的大户人家,吃蟹也是要享受这个过程,不说是优雅细品吧,至少也是一点蟹肉 都不肯糟蹋的,甚至吃完后还让几个孩子分别把破碎的蟹壳放在戥子上称一下,看谁的分量最轻,以称赞其吃得最干净!
 
   所以,相对而言,我是不太喜欢在大饭店食蟹的,尤其是在一些比较隆重的宴席上吃蟹,倒不是因为吃相的问题,而实在是无法专心致志之故。试想,你边吃蟹边 要听上座的尊长讲话,又要与邻座的宾客互动,颔首应付之际,这蟹无论如何是吃不好的,往往即如上海人所谓的“牛吃蟹”,胡乱大嚼一通了事。更可甚的是,我 时常听闻诸如哪位大画家或大名人,一餐可连啖大闸蟹十数只!所谓“连啖”,就是翻开蟹盖,只取中间的一块蟹黄食之,其余皆弃之不顾。我想,如果这不是个传 说,那实在是暴殄天物了,较之于土匪土豪又何逊之耶? 
 
   大闸蟹由于形状怪异,加之张牙舞爪、横行霸道的模样,从来就没留下什么好名声。据说欧洲人视之避犹不及,任其泛滥成灾。而中国人对美食的开发,大概是天 下第一了。最先想着要吃大闸蟹的人,鲁迅先生称“是很可佩服的”,是具有开创意义的勇士。按理,后来吃蟹者只能算是“跟风”,不能算作英雄了。然而,这 “英雄”的心理还是有点延续。记得我们小时候吃蟹,受大人的传授,吃完后总喜欢将雄蟹的两只大螯掰下,黑毛与白翅,对称地粘在墙上,远看宛若一只蝴蝶的标 本。自我欣赏之余,也有点向众人示威的意思。这仿佛过去土著人打猎归来,食肉寝皮之后,还特意将羊头或鹿角等“战利品”挂在墙上,既是一种装饰,也是一次 炫耀。
 
  当然,现在吃蟹不用这么夸张,可能 也没有这样的雅兴了。过去上海人有一句俗语:大闸蟹坐飞机,悬空八只脚。大概一是指它的威风,也是指其享受“空运”的价值。如今交通便利,不劳大闸蟹“飞 机”过来,我们直接过去便是,无论是太湖、阳澄湖,只求味之鲜,何辞地之远。昔章太炎夫人汤国黎有诗说:“不是阳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苏州。”我想,那是 以前坐船的节奏。在今天,无论巴城或苏州,若是哪位朋友说蟹已蒸好,我立马驱车过去,照样可以趁蟹热气未散,一起把酒持螯,弄月赏秋。
 

用户评论(共0条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一颗星 两颗星 三颗星 四颗星 五颗星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