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剥自食更有味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8-04-14
俗话说,秋风起,螃蟹肥。九、十月,是吃蟹的黄金季节。
蟹,有河蟹、江蟹和海蟹。蟹,是很美的食物,古人把吃蟹视为人生一大美事。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曰:“不识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
我的老家居于水边,有河有海,是产螃蟹的地方,那里吃蟹时间较长,水稻扬花时,蟹就肥,就可吃肥蟹。父亲是个爱吃蟹的人,每每肥蟹上市时,就常买肥蟹吃。尽管在工资只有三四十元的年代,他也会买蟹吃。那时,市上的肥蟹,也是市场中最贵的河、海鲜之一。我记得,当时小鱼只有一二角钱一斤。而肥蟹要一角五分至二角一个。一个肥蟹的价钱贵得与一斤鱼的价钱相同。尽管如此,父亲依然“我行我素”买肥蟹。母亲曾问过父亲,肥蟹太贵了,为何非要买蟹吃?父亲笑说:“不食螃蟹辜负腹啊。”父亲用苏东坡的名句回答母亲。
父亲吃蟹,最爱清蒸。父亲说,这是吃原味。清蒸的螃蟹,保持了蟹的色味香。的确如此。一只壳儿红红的肥蟹,让人一看,口水就流。父亲吃蟹,从来都是自剥自吃。不但他这样吃,也要求我们这样吃。小时,有一次吃蟹,母亲动手把蟹肉剥出来给我吃。父亲制止说,别给他剥,让他自己剥。母亲说,他还小,给他剥又何妨?父亲说,他会剥蟹。吃蟹要自剥自吃才香。那时,我不太懂父亲的话,认为是父亲怕我们从小养成不好习惯才那样说。长大后,我读了李渔的《蟹》,才明白父亲让我们吃蟹要自剥自吃的道理。原来,父亲所说,与李渔所说相同。李渔说:“凡治他具,皆可人任其劳,我享其逸,独蟹与瓜子、菱角三者,必须自任其劳。旋剥旋食则有味,人剥而我食之,不特味同嚼蜡。”读罢“旋剥旋食则有味”的名言,我再次吃蟹时,更加细心地体验着食蟹的文化。的确,韵味更浓。
蟹,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食物,不要说长在角边边里的黄色蟹膏,光那二个蟹肉丰满的蟹螯,和那八条会横行的脚,就够你品的。我的家乡有句俗语,“蟹螯好吃肉难取”,因为蟹螯之肉,是活动之肉,动物的肉,活动处最美。而蟹螯是蟹的手,壳很坚硬,打碎时,肉也会粘在壳上。这样难取的美味,是打开人的吃欲的最佳武器,一方面是急等品美味,另一方面是这肉难取,得慢慢来。这一急一慢,正成相反,因而,每每取了一丁点儿蟹肉,就会往嘴里放,不多的蟹肉,在口中,吃者往往会慢慢地嚼,这一嚼,成了品,蟹之美味,从舌头中传进舌蕾,传进心田。“旋剥旋食则有味”,从吃蟹螯开始,直至吃蟹结束。这味,来之自剥,来之自吃。
“自己掰着吃香甜”,吃蟹如此,人生也如此。人的幸福,别人给的,父母给的不一定香甜,自己去创造的才香甜。俗话说,“坐吃山空”。父母留下的钱财再多,也会花完。只有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