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湖大闸蟹官网_阳澄湖蟹农的阳澄湖大闸蟹专卖店!
登录 | 注册 | 购物车 | 在线提货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古人品蟹 皆是风雅

浏览历史

古人品蟹 皆是风雅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8-02-10
阳澄湖大闸蟹
 
 
  鲁迅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追溯往昔,我国已有五千多年的吃蟹历史了。在距今5000多年的太湖流域良渚文化、上海地区崧泽文化的遗址里曾发现的大量的蟹壳,而在《周礼·庖人》里记载的“青州之蟹胥”,就是中文典籍里关于螃蟹的最早记载。然而时代不同,古人吃蟹和如今的我们又有什么区别呢?
 
  古人品蟹皆风雅,今人也可向前人学习。「草卧夕阳牛犊健, 菊留秋色蟹螯肥。」金秋时节,吃蟹饮酒,登高赏菊,何乐不为。
 
  早在魏晋时代,就有人将吃蟹与饮酒作诗、登高赏菊列为金秋等同的风雅之事。在《世说新语》中有过一段关于吃蟹品酒的描述:“得酒满载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 如此率性的闲情逸致,正是古人吃蟹的风雅。古人吃蟹爱饮酒,诗仙李白以黄酒配蟹,兴到浓处更是赋诗赞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东坡居士苏轼也赋诗道“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红楼梦》里,那个柔弱不禁风的林妹妹,也在吃蟹之后呷下一口白酒,并赋诗《螃蟹吟》“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对斯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酒与蟹的缘分当真妙不可言。
 
  《周礼·庖人》里记载的“青州之蟹胥”,据说是一种螃蟹酱。早在两千多年前,螃蟹已经被作为一种食材出现在祖先的筵席上了。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介绍了腌制螃蟹的“藏蟹法”,把吃蟹的方法又提升了一步。之后陆龟蒙的《蟹志》,傅肱的《蟹谱》,高似孙的《蟹略》,都是有关蟹的专著,中国人对蟹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与丰富。
 
  因为对蟹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吃蟹”渐渐衍生到与亲朋好友相聚甚欢的 “螃蟹宴”。说起 “螃蟹宴”,曹雪芹在《红楼梦》里的描述可谓是热闹又有趣。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中,先写李纨和凤姐伺候贾母、薛姨妈剥蟹肉,又吩咐丫头取菊花叶儿桂花蕊儿熏的绿豆面子来,准备洗手。这时,鸳鸯、琥珀、彩霞来替凤姐。正在谈笑戏谑之际,平儿要拿腥手去抹琥珀的脸,却被琥珀躲过,结果正好抹在凤姐脸上,引得众人哈哈大笑。接下来,吃蟹的余兴节目开始,也有看花的,也有弄水赏鱼的,湘云拿出事先准备的作诗题目,于是大家一边吃喝,一边选题,先赋菊花诗,最后又讽螃蟹咏。其中薛宝钗的咏蟹一律云:“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顺姜。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众人看毕,都说这是食螃蟹的绝唱。贾府里的螃蟹宴不仅雍容生动,又有着书卷气息,细细品来,饶有趣味。
 
  一只小小的阳澄湖大闸蟹,让许多文人雅士为之神魂颠倒,衍生出“赏蟹、品蟹、咏蟹”的蟹文化,其中最让文人骚客追求的,也最为经典的是“持螯赏菊”。
 
  魏晋时期《世说新语·任诞》记载,晋毕卓(字茂世)嗜酒,“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清代张问陶有一首《送蟹菊》诗说,他的一位友人,在这个季节里给他送来了二十六只团脐蟹和一百零九支菊花,“为我凭空添逸兴,感君持赠最风华”,高兴得他“擎螯细饮千钟酒,绕径分栽无色霞”,竟致帽子都歪斜了。可见,“持螯赏菊”是何等受人追捧。

用户评论(共0条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一颗星 两颗星 三颗星 四颗星 五颗星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