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破“蟹市谣言”更要消除“蟹市隐忧”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7-10-09
随着大闸蟹旺季到来,螃蟹成为不少人家的过节必吃佳品。而坊间和网上关于大闸蟹的各种传言不断,诸如“避孕药喂蟹”“大闸蟹注水”以及“大闸蟹中抗生素超标”等传言,让市民不知所以。日前更有贪嘴市民吃蟹中招的新闻。对此,华南农业大学和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相关专家作出了细致分析,证实这些传言夸大失真,化解了市民的担忧。(10月8日《南方都市报》)
螃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微量元素,不仅对身体有滋补作用,也有一定的抗病功效。中国人爱吃蟹由来已久。梁实秋就在《雅舍谈吃·蟹》中写道,“蟹是美味,人人喜爱,无间南北,不分雅俗”。“秋风响,蟹脚痒”。随着阳澄湖大闸蟹9月23日开捕上市,席卷全民的吃蟹行动也逐步拉开了帷幕。据统计,近年来光上海一座城市,每年就要吃掉5万吨左右大闸蟹。
然而,在蟹市火爆的背后,却也谣言四起。“避孕药喂蟹”“大闸蟹注水”“大闸蟹中抗生素超标”等,这不禁令人背脊发凉。试想,怡然自得地品尝完肥美的蟹肉后,却也吃进了一肚子的“激素”“避孕药”,这是何等地令人倒胃作呕。这些谣言必然会影响市场需求和营销秩序。因此,相关专家理性分析,相关方的常识普及,以此化解食客的担忧非常必要。
但是,传言广为流传,谣言具有市场,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食客对蟹市存在担忧,说明食客对蟹市监管的存疑,从而引发了市场情绪的“共鸣”。当然,既有谣言,就须辟谣。但辟谣过后,蟹还是那个蟹,蟹市还是那个蟹市。虽说可以让食客消除对上述几类问题的担忧,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化解食客的隐忧,提升食客对蟹市的信任度。尤其是,事实一再证明,一般有利可图、市场火爆的行业,容易滋生逐利乱象。比如,近日,阳澄湖大闸蟹防伪锁扣被“造假”、“套用”相关消息就被炒得沸沸扬扬。所以,“谣言虽破,隐忧未除”,归根结底还在于食客们对螃蟹从饲养、出水到定价、销售,尚缺乏一个令他们信任和认可的“安检章”“公信章”。
所以,要彻底打碎谣言,根除食客隐忧,归根结底不仅仅在于专家辟谣,而且更强化监管力度。只有监管部门牢牢卡住每一个环节,确保问题蟹苗不得饲养、问题饲养必须清除、问题螃蟹不得上市,给每一个环节都扎扎实实地盖上过检“公章”,切实守牢安全蟹品才能上市的大门,确保蟹市秩序井然,食客们对监管部门的认可度、对蟹品的信任度才能不断提升。如此,谣言才会不攻自破,市场也才会健康有序。
监管更尽心、更细心,食客才会更放心、更舒心。笔者期待,在蟹市逐步升温的当下,监管部门能够透过蟹市谣言看到背后的食客隐忧,从头抓紧、一抓到底,在加强监管、规范秩序、确保安全上下更大功夫、想更多办法,为全民吃蟹行动保驾护航,努力营造一个吃蟹“安全季”“舒心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