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湖,诗意栖居的地方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7-09-08
200多年前,全世界工业革命刚刚兴起,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荷尔德林敏锐地意识到,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工业文明将人类日益异化,而要避免这种异化,人类要找到自己的回家之路,因此他写下了《人,诗意地栖居》这首传颂至今的小诗。在随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诗意地栖居”被哲学引申并阐述发展,与陶渊明在1500年前提出的“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一样,人类越来越渴求回归自然,与山水相融,与鸟鸣共生。
9月5日,总面积103384平方米的相城区
阳澄湖27号地块,以47.61%的溢价率成为此次10块土拍地块中的一匹“黑马”。苏州耀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高层坦言,看中的就是阳澄湖及周边地区能够成为苏州“诗意栖居”的一块乐土典范。
生态之手推动,生态之手推动,阳澄湖板块崛起
阳澄湖是
苏州的内湖,常熟、昆山、相城区、苏州工业园区四个区域围湖而居。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从古至今,人类逐水而居,今天的阳澄湖已经成为苏州“诗意栖居”的核心。
从2014年开始,我市实施“阳澄湖三年优化”行动计划,从2016年开始,阳澄湖实施第二轮“三年优化”行动计划。于上一轮计划相比,阳澄湖生态保护区新增了常熟市望虞河以西及张家港河以东至长江的区域,以及太仓市七浦塘沿岸纵深1公里的区域;实施面积从675平方公里扩展到2750平方公里,扩大到原来的4倍。
在这一生态保护区域内,我市将在三年内将关闭企业(生产线)50家、淘汰20家、搬迁4家,完成55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任务,落实9家工业企业和太平工业园废水接管任务;污水处理厂新建、扩建规模达到14.5万吨/日,新增配套污水套管网89公里;关闭11家污染较重的畜禽养殖场;三年疏浚河道218条,生态修复岸线和建设河道生态护坡206公里;自然湖滨岸线比例由62.8%提高到70%,修复鸟类、鱼类和底栖生物的繁殖场所。
目前,常熟市、相城区已分别制定《阳澄湖保护区及上游控制区淘汰落后产能及产业结构调整计划方案》,对调整产业结构进行了任务部署。在2015年的基础上,今年常熟市和相城区的印染企业数量将减少10%,印染企业废水量将减少15%。另据环境监测部门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阳澄湖水质持续改善,稳定达标。
如此有力的生态之手,阳澄湖周边的整个区域已经成为继太湖之后、苏州生态环境最美的“诗意栖居”之地,因此也成为众多知名房企的争抢热地,阳澄湖的地产板块正在“优美生态”之名崛起。
近城风景区,是指位于城市边缘、利用城市建成区建成的风景区。目前,对近城风景区没有一个固定的限定或距离上界定的区域,如风景区到主城区的距离等。一般说来,近城风景区位于城乡结合部,受到城市生活、城市扩展的影响,但这个区域又没有完全城市化,还保留了人口组成、自然风光等乡村的特征。
从这个定义来讲,目前阳澄湖生态保护区内2750平方公里的区域都具有近城风景区的明显特征,不仅风景优美,生态优势突出,而且随着轨交、中环高架、绕城高速的开通,随便从哪一个小区出发,25分钟基本都能到达古城区。尤其是沿湖10公里范围内相城区阳澄湖镇、昆山市巴城镇、园区
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等,近城风景区的特点更为突出。其中,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经过三年多的运营,以系统化的科学规划、精细化的服务管理和差异化的高端定位,成为苏州旅游的一个“新生板块”。
按照《苏州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2012年,苏州市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苏州市区面积由原1718平方公里增加到2949平方公里,未来的城市发展和城市格局都需要在新的空间平台上进行统筹考虑。同时,在近年来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人口、建设用地等大幅增加,已经达到“2007版总规”确定的规模。而城市发展的外部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相关评估报告提出,六大挑战迫在眉睫。苏州的区位优势稀释,周边竞争加剧,新一轮竞争是区域服务职能的竞争,更强调城市环境和品质;产业发展亟须转型升级。从苏州的产业特征来看,制造业依然是苏州产业的核心和最重要的竞争资源,但苏州目前的制造业以加工业为主,附加值相对较低,而且土地投入多,产出效益不太高,在科技创新能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上急需加强;土地资源吃紧,用地规模逼近极限。评估报告提出,近10年来苏州城市建设用地快速增长,占市域面积从2004年的不到15%,到2013年接近30%,几乎翻了一倍,进一步加强管控刻不容缓;生态人文环境保护压力巨大。随着建设用地增长的硬质化演进过程,苏州的田园生态格局被改变,横跨太湖与长江的“海绵型”生态结构减弱;传统的低山平湖和鱼米之乡地区被城乡建设占用,生态板块碎片化。作为江南水乡的苏州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水文化等“水”问题日趋显著;城市综合交通面临压力和挑战:在市域层面,各板块分散独立,快速交通支撑不足,市区中心性不强;市区层面,交通组织仍以古城为核心,接近极限容量,与古城保护矛盾突出;城市人口及生活质量提升面临挑战。评估报告指出,外来人口在苏州人口构成中比例很高,而且外来人口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比65%。同时,苏州本地户籍人口老龄化现象越发严重,2012年60岁以上人口已达到22.28%。这些都大大提高了城市治理的难度和要求。
在这样的城市化压力下,阳澄湖的近城风景区将成为苏州“诗意栖居”的典范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