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中忙,不能忘 上海人钟情六月黄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7-06-30
“忙中忙,不能忘了
六月黄。”有一种味道,始终逃不脱上海人的心头,那就是传统上海美食“六月黄”。时下,中秋节将至,蟹开始上市,这时候对吃这一行颇有研究的上海老饕便开始心痒了起来。
六月黄,地道的上海情节
在很多上海人的儿时记忆里,“六月黄”总是免不了伴随着菜场小贩的阵阵吆喝声,“绝对正宗的六月黄,老便宜格,两块洋钿一大串”。一只只无肠公子由一根草绳串起,口中丝丝地吐着白沫,丝毫不见横行霸道的气势却显得敦实可爱,一阵阵螃蟹特有的味道也随之扑鼻而来。每年7、8月份,弄堂里时常可见买菜归来的邻居手中竹篮子里放着一瓶镇江香醋,另一只手中小心翼翼地提着一串蟹,心满意足。
地道的老上海朱阿姨对烧蟹吃蟹颇有心得:“阿拉上海拧从小吃“六月黄”吃到大,就跟东北人喜欢吃猪肉炖粉条一样。拿清蒸后的六月黄掰开,蘸蘸香醋白糖拌生姜,蟹黄老嫩老好吃的。”
每逢佳节,上海人家围坐桌旁,分食“六月黄”的情景,毫无声响地浸润着上海人家的生活气息。
六月黄,道道是美味
大闸蟹的吃法最讲究的莫过于“蟹八件”了,即将蟹瓦解要使用六种工具之多。相比之下,“六月黄”的吃法就显得颇为简单,但种种都是家常美味。直到今天,地道的上海人家饭桌上,总有几道“六月黄”是少不了的。
最经典的做法有两种:其一,面拖“六月黄”你也一定不会陌生,这道菜与“毛蟹炒年糕”稍有类似,但现今的做法也由传统的干烧变得有些“湿嗒嗒”。面糊酥香蟹肉多汁,和清蒸“六月黄”相比,“面拖蟹”吃口更重,不用加味精但鲜香更胜一筹。其二,“六月黄”炒年糕。做这道菜,首先要把“六月黄”对半开,然后在切口上涂上生粉,使蟹在入油锅炸时能保住蟹黄和其他营养成分不流失。炸成金红色的六月黄再放上酱料和年糕一起煮,汤汁略略收干即可。
近年来,醉蟹的吃流传开来,选小个头“六月黄”(一只一两重左右)取出内脏洗净,用高粱酒加以浸泡,使螃蟹继续吐尽腹中赃物,后加入些许生抽酱油,加盖密封后5-7天即可食用。经过高粱酒浸泡的蟹肉如奶酪般清凉细嫩、甜香滑喉。这样的吃蟹方法,看似有些“不登大雅之堂”,却也平添几分寻常巷陌的亲切气息。
挑蟹小贴士:
1.“六月黄”一般脚毛都还没长全,尤其是蟹钳位置的毛更是带点褐黄色,软软的。如果蟹脚毛黑而硬,那可能是隔年的小蟹。
2.“六月黄”壳软、蟹爪尖实捏下去会带有弹性。好的六月黄腹壳会凸起,凹下去的证明肉不多。
3.选“六月黄”要看其蟹身和蟹肚。蟹身较胀的表示肉较多,蟹肚透着黄色的表示蟹膏多,是较佳的“六月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