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湖大闸蟹官网_阳澄湖蟹农的阳澄湖大闸蟹专卖店!
登录 | 注册 | 购物车 | 在线提货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除了“啃秋” 老苏州立秋民俗花样蛮多

浏览历史

除了“啃秋” 老苏州立秋民俗花样蛮多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6-08-06
称人
 
  明天是二十四节气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立秋。提到立秋,不少人首先想到的是咬秋——啃西瓜。昨天,记者走访了苏州的一些老居民和民俗专家了解到,其实,除了“咬秋”外,老苏州还有不少与立秋有关的民俗呢:称重,如果一个夏天瘦了的话,要“贴秋膘”;早上洗个温水澡,可以防止生秋痱;啃秋桃,并保留桃核至除夕烧成灰烬,来祈求免瘟疫等。
 
  啃西瓜——清除暑气
 
  家住虎丘街道桐星社区的万宝娣今年68岁,立秋的前一天,她早早就买了一个大西瓜,冰镇在井水中,等着立秋当天“咬秋”呢。万宝娣说,立秋吃西瓜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立秋民俗,估计也是现在少数几个代表立秋的传统民俗了。
 
  方惠芳是万宝娣的老邻居,老人今年93岁。谈到立秋的吃,她补充说,老苏州在立秋这一天还要吃绿豆百合汤。老人家说,苏州人比较讲究,吃喝也是跟着时令走。她说,绿豆百合汤是清凉解暑的物品,尽管立秋后还可能出现“秋老虎”,但是,老苏州一般在立秋后几乎不再喝绿豆百合汤了,所以就在立秋这一天“喝个够”。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苏州博物馆研究员沈建东告诉记者,立秋是一个大家都期盼的节气,不仅是因为希望酷暑快点结束,也是因为苏州在秋天有很多时令瓜果上市,可以一饱口福。她说,立秋这一天,老苏州有啃秋或者咬秋这一说,一是迎接秋天的到来,期盼天气赶紧转凉。二是用咬秋的方式来清除暑气避免痢疾。她说,清张道在《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
 
  贴秋膘——补“苦夏”
 
  立夏时,大家都知道有一个传统习俗——立夏称人,其实在立秋这一天也同样有称人这一习俗。家住山塘街的潘水根告诉记者,在自己小的时候,每年立夏和立秋的时候,都要去称称重量,再进行一个比较。
 
  娄门街道永林新村居民潘家荣是一位民间的民俗专家,他介绍说,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也就是“贴秋膘”。“贴秋膘”首选吃肉,“以肉贴膘”。他说,除了去菜场买来大鱼大肉,回家“贴秋膘”外,也有很多老苏州人会在立秋这一天,去吃一碗焖肉面“贴秋膘”。不过,潘家荣也表示,事实上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贴秋膘”的,只有夏天营养流失较多的人才适合。此外,他说,立秋之后不能再吃过分生冷的食物,而银耳、莲子都是养肝润肺的好食材。
 
  洗早澡——不生秋痱
 
  《清嘉录》在“七月”中关于节气立秋有这样的描写:朝立秋,渹飕飕;夜立秋,热吽吽。沈建东告诉记者,在立秋后还有“秋老虎”一说,还会热上一段时间,所以盛夏的一些如痱子等疾病还会存在。
 
  对待这些盛夏疾病,老苏州也有他们的传统办法。93岁的方惠芳老人告诉记者,在立秋这一天,老苏州有早上洗温水澡的传统,有的时候,还会从院子里的薄荷树上剪下数片薄荷叶,放在泡澡水里。老人家说,听老一辈的人讲,立秋早上洗澡,一个秋天就不会生痱子。
 
  记者了解到,除了咬秋、贴秋膘等传统民俗外,在靠近浙江的吴江南部等地区,还有些啃秋桃的风俗。潘家荣说,啃秋桃就是在立秋时大人孩子每人都要吃一个秋桃,吃完之后把核保留下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据说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闸一闸品牌提醒您,团购阳澄湖大闸蟹礼券要选择原产地!

用户评论(共0条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一颗星 两颗星 三颗星 四颗星 五颗星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