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位抢市场出水“六月黄”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6-07-17
夏天是各种虾兵蟹将最好卖的时节之一,“六月黄”也一直被苏州人视为“时鲜货”。多年来,相比于
阳澄湖大闸蟹的精耕细作,声势浩大,“
六月黄”有点似鸡肋,消费者买账,但蟹农却对行情看得很淡,不少人压根就不做这一季生意。然而,今年西湖水产生态养殖专业合作联社却反其道行之,加大蟹苗投放,更提前让一批“童子蟹”起水,供应市场需求。
昨天上午,在位于太平街道的阳澄湖西湖,蟹农们拉起今年第一网阳澄湖“六月黄”。
一只只毛蟹刚蜕完第三次壳,腿脚尚嫩,平均个头二两左右。看到一筐接着一筐的“六月黄”起水,蟹农们喜上眉梢。“今天大概可以起水2000斤六月黄,销售收入比去年翻番吧。”西湖水产生态养殖专业合作联社理事长张德洪告诉记者,联社去年投放3万公斤蟹苗,探索无围网不投饲料大面积生态散养阳澄湖大闸蟹。当年夏天,阳澄西湖“六月黄”起水上市,口感明显好于其它水域。而规格大闸蟹超过半数,因此当年度获得了300万元净利润。今年,他们乘胜追击,在阳澄西湖投放了19万公斤蟹苗,目前长势良好,迎来第一拨“六月黄”起水,平均每斤价格在100元左右。
在蟹农普遍看淡“六月黄”生意的当下,西湖水产生态养殖合作联社却兴致高昂,并把养殖“六月黄”作为致富途径。张德洪解释说,普通蟹农实行小规模养殖,每亩围网投放500只蟹苗,入秋后,连成品蟹都不够卖,自然不屑于花费精力打理经济效益低于成品蟹的“六月黄”。而合作联社则不同,他们拥有5000亩的一体化养殖水面,并通过投放鱼苗、河蚬等方式,优化水质,打造生态养殖链。在此基础上,每亩水面平均投放2000只-3000只蟹苗。无围网、不投饲料的生态养殖方式,反而更适宜螃蟹生长。“六月黄”提前起水后,腾出更多空间,有利于剩余成品蟹的生长。据悉,西湖水产生态养殖合作联社养殖的“六月黄”基本走电商销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