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湖大闸蟹官网 | 核心产区直供 · 官方防伪验证 · 冷链直达全国!
登录 | 注册 | 购物车 | 在线提货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乱套了!截至9月13日,抖音56张协会“原产地授权书”,竟然清一色都是塘蟹

浏览历史

乱套了!截至9月13日,抖音56张协会“原产地授权书”,竟然清一色都是塘蟹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25-09-14
  若不是亲眼所见,怕是谁也不敢相信——阳澄湖大闸蟹的“原产地保护”居然在短短几年间,被某些协会与平台合力折腾得面目全非。截止到9月13日,数据显示:在抖音平台上,获得所谓“协会原产地授权”的商家一共56家。可翻开细看,居然没有一家是真正湖区阳澄湖大闸蟹,清一色全是塘蟹。是的,你没看错,56张“原产地授权书”,一张湖区的都没有,全是塘蟹。
 
  这场景,用一个词来形容最贴切:乱套了。
 
  “原产地”三个字成了笑话
 
  所谓“原产地保护”,本意是要保障消费者能买到真正的阳澄湖大闸蟹,维护阳澄湖的独特性。可是到了今天,“原产地”三个字仿佛变成了挂羊头卖狗肉的遮羞布。
 
  塘蟹,顾名思义,就是在池塘里养的螃蟹。池塘在哪里?可能在苏州周边,也可能在外地,只要有水、有塘、有饲料,就能养。这样的螃蟹,成本低、产量大,唯独缺了“湖味”。可一旦协会签发了“原产地授权书”,塘蟹立刻摇身一变,披上了“阳澄湖大闸蟹”的光鲜外衣。
 
  结果就是——消费者掏真金白银,以为自己吃到的是湖水里泡大的“蟹中贵族”,实际上却是塘里长大的“平民蟹”。而协会与平台,心安理得地端坐一旁,收着费用,笑看这场“正名闹剧”。
 
  抖音56张授权书,全是塘蟹的“荒诞剧”
 
  让我们再把事实放大一遍:截至9月13日,抖音获得协会“原产地授权书”的商家,一共有56家。
 
  那么,湖区蟹多少?
 
  答案是:零。
 
  塘蟹多少?
 
  答案是:五十六。
 
  这样的对比,简直是对阳澄湖三个字的公然羞辱。湖区蟹不见了,塘蟹却摇身一变成了“正统”。这就好比有人挂着“茅台原厂出品”的牌子,结果瓶子里装的全是散装白酒。
 
  最讽刺的是,这一切并不是偷偷摸摸,而是堂而皇之、明明白白写在授权书里的。协会签字,商家高举,平台展示,消费者还被教育说:看,这才是正规、有保障的“阳澄湖大闸蟹”。
 
  荒唐不荒唐?
 
  协会的算盘:塘蟹才是摇钱树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答案其实不难想。
 
  湖区养殖面积就117平方公里,产量有限,真要按湖区产量来发证,最多也就几百家。而塘蟹不同,塘塘皆可养,塘塘皆能出,产量几何倍数增长。
 
  对协会来说,湖区蟹有限,能发出去的授权书也有限;而塘蟹产量无限,可以随心所欲地签发授权。一个塘蟹企业交一笔钱,就能换来一张“原产地授权书”。几十家、上百家,授权数量一路飙升,协会的腰包自然鼓鼓囊囊。
 
  于是,“保护原产地”的制度,就这么变成了“授权塘蟹”的摇钱树。湖区蟹被边缘化,塘蟹反而成了市场主角。
 
  一句话:湖区稀缺,不如塘蟹来钱快。
 
  消费者成了最大的冤大头
 
  受伤的,永远是消费者。
 
  他们在抖音上看到“原产地授权书”,以为买到了最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可等快递盒子一开,螃蟹是塘里捞的,肉质寡淡,蟹黄稀薄,所谓的“湖区味道”无从谈起。
 
  消费者愤怒地质问:这不就是塘蟹吗?
 
  商家摊手:我有协会授权书啊!
 
  协会冷笑:我们只是发证,不管质量。
 
  平台装聋:只要证书齐全,我们照卖不误。
 
  一环扣一环,消费者最终只能自己消化这份“被坑”的苦涩。
 
  “阳澄湖”三个字,正在被稀释殆尽
 
  阳澄湖大闸蟹为何能在无数水产中脱颖而出?因为它背后有自然湖水的滋养,有“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的独特风味,是湖区地理环境赋予的稀缺性。
 
  可是现在呢?塘蟹披着“原产地授权”的马甲大举进场,湖区蟹反而成了少数派。消费者吃不到真正的湖蟹,久而久之,他们会逐渐对“阳澄湖”失去信任。
 
  当“阳澄湖大闸蟹”这四个字不再代表独特品质,而只是市场上一种虚假的标签,那么阳澄湖的金字招牌,也就被彻底掏空了。
 
  换句话说,阳澄湖正被塘蟹稀释,被协会和平台联手“消费”。
 
  讽刺的现实:一场彻头彻尾的“狸猫换太子”
 
  56张授权书,56家塘蟹。表面看是一份“合规清单”,实际上却是一场赤裸裸的“狸猫换太子”。
 
  湖区蟹是真正的太子,被冷落在角落里;塘蟹是狸猫,却披着太子的黄袍,招摇过市。协会是幕后导演,平台是放大器,商家是演员,消费者是观众——唯一的区别在于,这场戏观众还要掏钱买票。
 
  讽刺吗?荒唐吗?但这就是现实。
 
  写在最后
 
  截至9月13日,抖音上的56张“原产地授权书”,没有一张属于湖区蟹,全是塘蟹。这已经不仅仅是“乱套”,而是对阳澄湖三个字的赤裸背叛。
 
  所谓“原产地”,变成了塘蟹的护身符;所谓“协会”,成了塘蟹的洗白厂;所谓“平台”,成了塘蟹的展销柜。
 
  在这样的游戏规则下,阳澄湖湖区蟹被边缘化,消费者被戏弄,品牌被掏空,真正的蟹农被迫沉默。最终,受益的只是拿着“授权书”大赚其钱的商家,以及坐收渔利的协会与平台。
 
  “原产地”三个字,本该是金字招牌,如今却成了笑话。
 
  56张塘蟹授权书,正是最刺眼的讽刺。
 
  截至2025年09月13日,阳澄湖大闸蟹授权企业名单下载 

 

用户评论(共0条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一颗星 两颗星 三颗星 四颗星 五颗星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