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湖大闸蟹官网_阳澄湖蟹农的阳澄湖大闸蟹专卖店!
登录 | 注册 | 购物车 | 在线提货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又见“阳澄湖门口蹭热度”:这届网红真是蹭得比蟹还黏

浏览历史

又见“阳澄湖门口蹭热度”:这届网红真是蹭得比蟹还黏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25-07-17
网红吃蟹真难看
 
  每年到了大闸蟹即将上市的时节,阳澄湖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流量宝地”。但在流量的簇拥之下,真正的蟹农却时常被掩埋在光鲜的镜头之后。相反,出现在我们手机屏幕上的,却是一张张熟悉到令人生厌的面孔——那些打着“阳澄湖大闸蟹”名号反复出现的“带货网红”,又双叒叕来了。
 
  他们总是站在阳澄湖某个行业协会的门口,拿着一张授权证书,说着一样的台词:“我们家螃蟹,正宗阳澄湖的,协会认证,证书齐全。”配合着刻意营造的“湖边直播”,再在评论区里挂上一堆链接,引导消费者去购买所谓的“限量礼券”或“农家直供”。
 
  问题是,这一切我们已经看了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了,连背景都懒得换,连话术都一模一样,俨然成了“阳澄湖热度蹭蹭剧本”。
 
  蹭热度有套路,换汤不换药
 
  这种网红的套路,可以说是百试不爽,但也百般无趣。他们往往每年八月底九月初“准时上线”,视频里有几个固定元素:
 
  1. 地点锁定“阳澄湖某协会门口”:不是湖边风景,而是一栋办公楼外的招牌,仿佛拿这个当“身份证”。
 
  2. 口播统一模板:“我们家是正宗阳澄湖大闸蟹,持有××行业协会授权书……”——但从不提螃蟹产地具体在哪个湖区,养殖方式也含糊其辞。
 
  3. 摄制时长极短,注重表演:有时候甚至能看到他们半小时内在三个账号切换录制同样的场景,台词不带改的。
 
  4. 评论引导下单,制造紧迫感:“今晚24点前下单限时特惠”“礼券只剩最后500份”等等伎俩屡见不鲜。
 
  要说这些网红有什么特长,大概就是“让人误以为自己是蟹农”这一点掌握得炉火纯青。甚至有些人在视频里戴上斗笠、背上麻袋,扮出一副“蟹农刚上岸”的样子,但你如果真的去查,他们压根没有养殖资质,更谈不上在阳澄湖有一寸水面。
 
  行业协会成了摆拍背景板?
 
  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是:这些“网红”几乎都选择在行业协会门口进行拍摄。这是巧合吗?当然不是。
 
  对于他们来说,行业协会那块牌子就是“免检标签”,观众看到就默认其“权威认证”。而他们利用这种误导,规避了本应提供的溯源信息、养殖证书、蟹扣编号等实质性证明。
 
  更有甚者,干脆连协会都没进去,只在门口走一圈,就敢号称自己是“协会会员”。这就好比一个人站在医院门口,就说自己是医生一样荒谬。
 
  难道协会对此毫无管理?这恐怕也是症结之一。某些行业组织虽然设有授权机制,但对会员资质、营销话术的审查并不严格,某些人甚至靠关系“买证书”,最后变成了阳澄湖名号的“集体背锅”。
 
  “阳澄湖”变成营销魔法词?
 
  阳澄湖三个字,本应代表产地、代表品质。但在流量营销的泛滥中,它越来越像一个廉价的“魔法词”——谁喊得响,谁就能变出一堆销量。
 
  “我们不是阳澄湖的,但我们的螃蟹跟阳澄湖的一样好。”
 
  “我们的蟹场就在阳澄湖边上,水源是通的。”
 
  “我们虽然不是湖区养的,但都是阳澄湖蟹苗。”
 
  你听听这些“魔术表述”,每一句话都在努力让你联想到阳澄湖,却又巧妙避开直接使用“阳澄湖产地”这一事实性描述。
 
  很多消费者在看到“阳澄湖”三个字就默认其正宗,但这些蹭热度的网红靠的就是这种“默认心理”,把商品往阳澄湖上靠一靠,价格翻一倍、销量涨十倍。
 
  真正的蟹农在哪里?
 
  相比之下,真正的阳澄湖蟹农往往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他们每天要照料网围、巡视蟹篓、清洗换水,甚至没时间搞直播。即便上线卖货,方式也更朴实——发几张真实湖区照片,晒晒脱壳数据,或者在阳澄湖中心的蟹农码头设点提货。
 
  真正的蟹农不屑于在协会门口摆拍,他们有自己养殖的水面、编号、蟹扣,有人来提货甚至可以当面挑蟹。而蹭热度的网红卖的是“证书”、是“文案”、是“幻觉”,从来没有真正的蟹味。
 
  很多消费者在吃过“网红券”的亏后,才开始意识到:一张证书、一句台词,掩盖不了一只蟹的产地,更换不来蟹黄的饱满与蟹膏的清香。
 
  “阳澄湖门口”不是通往正宗的入口
 
  当“阳澄湖门口”成了这些网红蹭热度的固定舞台,消费者其实也早该醒悟。真正的阳澄湖大闸蟹,不在谁门口拍摄的片段里,而在水波荡漾的湖区里,在起蟹船来回穿梭的蟹农手里。
 
  面对重复出现的“行业协会背景+证书口播+价格陷阱”三件套,消费者要学会质疑,也要学会甄别。可以问问对方的养殖区域编号、蟹扣是否带有“h”字母、是否能到阳澄湖现场挑选提货……这些问题一问,真假立见。
 
  蹭热度容易,但把真正好蟹养出来、守住湖区的水质与生态,是那些默默无闻的阳澄湖蟹农们用双手换来的荣耀。他们没有话术,却有实在;没有热搜,却有蟹黄的醇厚。
 
  别让“阳澄湖”三字,败在蹭热度的嘴里
 
  阳澄湖三个字,来之不易,是湖水与时间、劳动与信任共同酝酿的品牌。不该成为某些“拿来即用”的网红背景墙,更不该成为价格陷阱的包装纸。
 
  “又双叒叕来了”的,不只是熟悉的套路,更是对消费者耐心的考验。希望今年秋天,我们不再被这些网红演的短剧蒙蔽,而是把握住真正的选择权:不听谁喊得响,只看蟹是不是真。
 

用户评论(共0条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一颗星 两颗星 三颗星 四颗星 五颗星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码